除夕,这些过年习俗,你知多少?“福”字倒贴,真的是讨“福到”的口

2024-02-09  本文已影响0人  浅兮读书

你好,我是浅兮

今天是2023年农历的最后一天啦,也属于过春节的开始,我们会将“福”字贴在门上,会在大门两侧贴春联,还会彻夜不寐守岁等等。

在除夕这一天,有哪些过年习俗呢?这些习俗有什么讲究呢?

《冷门知识大全集II》一书里,提出了除夕的5个习俗与来由,看看你了解了多少:

每逢春节,人们总要放鞭炮

除夕晚上,许多人家都要“守岁”

春节将“福”字倒贴,

除夕夜,长辈要给小孩子压岁钱

“除夕不空锅”的来历

01每逢春节,人们总要放鞭炮,这里有什么讲究?

每逢春节,人们都要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我们最初所燃放的鞭炮,源于古代的爆竹。正月初一,天还未亮,家家户户就起来燃烧竹子,竹子爆裂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可以驱除妖魔鬼怪。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便将硫黄、硝石、木炭放进竹筒里,这样一来,点燃后的竹子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

后来,人们将火药放入纸卷,这就是“炮”,把“炮”编成串,就成了“鞭炮”。

因为鞭炮来源与烧竹子有关,所以又称“爆竹”。

古代诗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就是形容除岁迎新的境况。

02除夕晚上,许多人家都要“守岁”

除夕晚上,大家都不睡觉,俗称“守岁”。人们为什么要“守岁”呢?

“守岁”又叫“熬年”,相传,古代有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都要出来作祟。

到了年三十,家家户户早早地料理完家务,便关紧门窗。因为害怕年来作祸,没有人敢睡觉。

为了消除“年”即将到来的恐惧,人们便准备出一年里最丰盛的晚餐,一家人齐聚餐桌前,说笑逗乐,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借此挨到天明。

后来,民间就逐渐形成了除夕守岁的习俗。

03春节将“福”字倒贴

春节贴福字这个传统习俗由来已久。

听说在清朝的恭亲王府,有个聪明的管家每年春节都会写福字,有一年,一个不识字的新家丁把大门上的福字给贴倒了。

管家就解释说,这是福到的好兆头,福晋一听觉得有理,还赏了管家和家丁钱。

从那之后,很多人就跟着学,春节时倒贴福字,希望讨个吉利。

不过,传统民俗里倒贴福字也是有规矩的,不是哪里都能随便贴。

在正月初五之前,人们不能倒垃圾,怕把财运和福气都扫光了。所以,人们会在垃圾桶、水缸这些地方贴个“倒福”,冲冲晦气。

还有,装东西的箱子和衣柜上也会贴“倒福”,希望把福气留在家里,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但大门上贴的福字是不能倒贴的,那是开门迎福的意思,要正着贴。

现在人们贴福字主要是为了喜庆,不太讲究那些规矩。

大家都觉得福“倒”就是福“到”,是个好兆头。所以,哪里倒贴、哪里正贴也就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都开心,迎接新年的到来。

04除夕夜,长辈要给小孩子压岁钱

听说古时候有个小怪兽叫“祟”,就喜欢在过年的时候摸小孩子的头,偷他们的思想。八仙知道了,就变成八枚铜钱来到人间。

有一家穷人夫妻老来得子,除夕那天怕祟来偷孩子思想,就哄着孩子不让他睡,还拿出家里仅有的八枚铜钱给孩子当玩具。结果祟一来,就被那八枚铜钱发出的金光给打退了。

从那以后,人们就知道只要在孩子手里放些钱,祟就不敢靠近了。

于是过年给孩子压“祟”钱的习俗就这么传开了。这压祟,就是辟邪、避晦气的意思。

后来,“压祟钱”慢慢变成了“压岁钱”,成了长辈祝福小辈的一种形式。

05“除夕不空锅”的来历

除夕夜,家里锅不能空着,要放些熟干粮、白米等粮食,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因饥饿偷锅。

这个习俗来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

他曾经以乞讨为生,曾经因为饥饿偷了别人的锅,但后来又放了回去。当上皇帝后,他为了纪念这件事,就下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的锅都不许空着,以防止人们因饥饿而偷窃。

现在,这个习俗已经演变成了陈粮留新年、新年吃旧粮、年年有余粮的美好祈愿。有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除夕“压锅”的习俗。

今天的读书分享来自于《冷门知识大全集II》,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我们不曾知道的冷门知识,很多我们经常经历的事情,却不知道为何会这样,这本书都给了我们回答。

比如:

年初一,不吃稀”是春节的一大讲究,人们为何忌讳过年吃稀饭?

为什么男女成亲叫“结婚”?

中国式婚礼最热闹的是“闹婚房”,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天津“狗不理”包子因何得名,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名气?

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的冷门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目录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

好了,今天的阅读分享到这里,感谢你的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