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学
前几天,我听了一堂关于手账学习的在线分享课程,讲题是《用手账打造最强大脑——笔记整理思考术》,分享者潘泠竹是一个专注于个人品牌战略的教练。潘老师说,每个人都必须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学?”因为她一再强调说,知道自己“我为什么学”这件事真的很重要,所以,我郑重地把这个问题写在我刚买的一本书《创业维艰》的封面下。
这几天,我一直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这是一个关于“know-why”的问题,也就是一个类似于“科学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式的问题:当你清楚地知道“我为什么学”这个的问题之后,你就找到了学习的方向“我要如何学”,最终你自然而然地知道“我要学什么”。这是一个从“know-why”到“know-how”再到“know-what”的过程,这与我们常见的学习思路正好相反。当你清楚地知道“我为什么”,这就等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清晰的定位,看到了自己学习的目标、意义和价值。这样,你的学习会变得很有意义,因为你找到了学习的内驱核动力,如同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的学习宣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样坚定。
《犹太法典》中有一句话:“好的问题常会引出好的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每一个天才,都是真正的“问题猎手”,所以一定要养成凡事多问“为什么”的习惯。看了《傅雷家书》的人都知道,这是傅雷老先生与在英国留学的儿子傅聪之间的书信往来。傅聪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钢琴家,被世界公认为当代肖邦钢琴曲的最佳诠释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上了《时代》杂志封面。他对自己成功的一个感悟是,“我们这一代人是有家学的”。“有家学”这三个字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他父亲通过家书教导他“我为什么学”的思维和价值。傅聪先生感慨到,现代人只有“家教”,学钢琴也只是“跟风”,或者是为了“加分” ,最后,只是多培养了一批“会弹钢琴的手指”,因为缺乏“家学”很难成为真正的“钢琴家”。
回到开头的那堂分享课,潘泠竹老师说,她是在而立之年才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也就是找到“我为什么学”这个问题的答案。当她知道“我为什么学”之后,她还总结出了一套“呼吸学习法”:第一,高品质的输入(学习),也就是“我为什么学”;第二,转化为自己的思考(转化),也就是“我如何学习”;第三,高品味的输出(分享),也就是“我学什么”。当你通过这个“呼吸学习法”的持续进阶,你会形成自己的“整理思考”风格,做出“吸金术”级别的笔记作品,进而会你为链接到高价值的资源,实现人生的无限可能。
这就是问自己“我为什么学”的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