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注《随园诗话》(923)

2023-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真老实人_425a

【原书卷八·三一】

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苇《野步》云:“傍晚欲归寻别径,忽惊沙鸟出苗飞。”澄波《折木樨》云:“莫怪灵山留一笑,如来原是卖花人。”怀远《江行》云:“片帆高趁大江风,过眼云山笑转蓬。行尽断堤杨柳岸,夕阳犹在板桥东。”佛裔者,让山弟子也,有句云:“鱼亦怜侬水中影,误他争鬓边花。”绮语自佳,恰不似方外人所作。怀远云:“雍正间、广东有诗会,好事者张饮分题,聘名流品题甲乙,首选者赠绫绢,其次赠笔墨:亦佳话也。”寄尘本姓彭,工诗、能画,《游长寿寺》云:“净坛风扫地,清课月为灯。”

天台,指天台山。

梅谷,原名汤潜,字扫云,天台人。少年时在赤城山紫云洞从乡贤施济清读书,能诗,有神童之誉。及长,博学多艺,工画花木,尤擅于荷,兼善隶楷二体,绝似郑板桥,又工印章,诗则直追贾岛,还弹得一手好琴。后来出家为僧,是临济宗33世葆光高足,居华顶天柱峰青狮庵、松隐庵。后至余姚,任超果寺住持。(见1997年7月2日《天台报》,许尚枢《袁子才三访梅谷》文)

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对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著名寺院之一。该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峰下,因为寺内钟声洪亮,所以“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并建造了五百罗汉堂。后屡毁屡建,寺宇、山门、钟楼、后殿、运木古井和济公殿,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大雄宝殿单层重檐,黄色琉璃瓦脊,庄严宏传。特别是一口重达一百多公斤的新铸铜钟,铸有赵朴初等人书写的《妙法莲华经》,计六点八万字,每日黄昏,悠扬的钟声在暮色苍茫的西湖上空荡,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佛裔,清杭州净慈寺诗僧。袁枚友。事迹不详。袁枚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有《寄怀净慈寺佛裔上人》诗。清·梁同书《挽佛裔和尚联》:竹萎蕉枯,此日是师真面目;焚香洒水,当年惟我旧朋俦。

清·佛裔诗:谁云鹫岭佛难逢,佛在心中哪有踪?涉水登山空负累,不如端坐自家供。

九华,指九华山。

亦苇,清乾隆时九华山诗僧。袁枚友。其他不详。袁枚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有《宿五溪有怀亦苇上人》诗。

清·亦苇《禅定》:窗外芭蕉要半庵,心番一炷静中参。云霞幻灭寻常事,禅定莫如是钵悬。

粤东,广东省古代的别称。先秦古籍对长江以南地区的民族,称为“百越”,广东一带属百越中的“南越”。后赵佗兼并桂林郡、象郡,统一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古文献中“粤”和“越”互为通假,“南越”也就是“南粤”。明清近古以来两个字的含义开始有所区别,“越”多用于江浙吴语地区的,“粤”多用于岭南两广,长期作为岭南地区的统称。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岭南地区被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至此“粤”(岭南地区)分成东西两部分,称为“两粤”,广东称“粤东”,广西称“粤西”。清·林则徐《严办续获烟犯以杜外人窥伺折》:“伏查粤东地处海滨,番舶络绎。”直至民国时期,“粤”才逐渐收窄范围被用作广东省的简称。今“粤东”则指广东省东部地区,包括汕头市、梅州市、汕尾市、潮州市、揭阳市五个市;另有一说是指:汕头、汕尾、潮州、揭阳四个地级市。

澄波,清乾隆时诗僧。其他不详。

怀远,清乾隆时诗僧。其他不详。

寄尘(?—1800),俗姓彭,字衡麓,又字广麓、湘滨,别号八九山人。长沙人。诗僧,书画家。性倜傥,不拘佛家戒律,服饰豪奢。袁枚称他“不参无上乘,祗吃自然斋。”长于书法,楷书遒劲,嘉庆四年(1799)住福建乌石山,曾写“寿山佛海”四字刻石。画擅兰竹及杂卉,败荷残菊,纵笔辄佳。曾画《载将书画到江南》,一时题者如云。与“韵可”齐名,人称“南北和尚”。嘉庆五年(1780),随李鼎元(册封琉球副使)游琉球,殁于舟中(一说死于闽)。闽人题其碣日:“楚南诗僧寄尘墓”。

沙鸟,音shā niǎo,指沙滩或沙洲上的水鸟。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二九:“櫂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明·钱晔《过江》诗:“浪花作雨汀烟湿,沙鸟迎人水气腥。”

木樨,桂花的别名,亦称“木犀”。在植物分类中有“木樨科木樨属植物”,即是各种桂花的归类。

灵山,即印度灵鹫山。印度灵鹫山,名耆阇崛山,音qí shé jué shān,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是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山名由来,一说以山顶形状类于鹫鸟,另说因山顶栖有众多鹫鸟,故称之。此山又作伊沙崛山、耆阇多山、姞栗陀罗屈吒山、揭梨驮罗鸠月互山,意译灵鹫山、鹫头山,或称鶢山、鹫岭、鹫台。“耆阇”为鹫之一种,羽翼稍黑,头部呈灰白色,毛稀少,贪食腐肉。据《玄应音义》卷七所述,此鸟有灵,知人死活,人欲死时,则群翔彼家,待其送林,飞下而食,故号灵鹫。此山为王舍城五山中最高大者,园林清净,圣人多居此处。佛亦常住于此,诸大乘经典亦多在此山中说。是著名的佛教圣地。禅门盛传“拈花微笑”的故事,也发生在灵鹫山上。一日,佛陀登座说法,大众正准备聆听妙法,然而佛陀却只是拈花示众,默然不语,大众诧异无法会意,只有大迦叶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于是,大迦叶获得佛陀的传法,被尊为禅宗的印度初祖。“莫怪灵山留一笑,如来原是卖花人”一联,即用此典。

让山,杭州净慈寺僧人,其他不详。清代诗人厉鹗的友人。厉有《南屏山房访让山上人》、《八月一日让山上人招集南屏山楼看雨分韵》等诗。

唼,音shà,汉字,释义:1、水鸟或鱼吃食,或形容鱼、鸟吃东西的声音。《楚辞·九辩》:凫雁皆唼夫粱藻兮。又如:唼唼、唼喋(zhá),形容鱼、鸟吃东西的声音。2、泛指吃,咬。《玉篇》:唼,咬也。又如:唼啑(鱼或水鸟进食);唼食(咬;吞食);唼啮(啃咬);唼嗍(吃食)。3、同“歃”。饮牲血。《汉书·王陵传》:“与高帝唼血而盟。”

张饮,音zhāng yǐn,意思是设帷帐以饮。张,通“帐”。《韩非子·十过》:“见其女乐而说之,设酒张饮,日以听乐,终岁不迁,牛马半死。”《汉书·高帝纪下》:“上留止,张饮三日。”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张,帷帐也。”宋·叶适《戴夫人墓志铭》:“客自天台、雁荡者多归之,少云必留张饮,佩兰瀹茗,穷日夜与娱乐。”

分题,音fēn tí,意思是诗人聚会,分探题目而赋诗,谓之分题。又称探题。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物也。)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五代·齐己《寄何崇丘员外》诗:“变俗真无事,分题是不闲。”

长寿寺,指清末被毁的广州长寿寺。原位于广州城西南五里顺母桥(位于长寿路和带河路交界的地方)侧。寺庙创始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是广州巡按御史沈正隆为其母所建,占地8亩。沈母虔诚信佛,沈正隆在母亲大寿之时,修建了慈度阁为母亲祝寿,又在两翼修建了妙证堂、禅房,取名“长寿庵”。清康熙年间,大汕和尚(俗姓徐,字厂翁,号石濂,一作石莲,籍贯江苏吴江,一说江西九江。清初著名诗僧、画僧,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八·四一》提及其所撰对联)南来,在平南王尚之信的支持下,当上了长寿庵住持。他将“长寿庵”易名为“长寿寺”,在庙宇内大兴土木。有怀古楼、半帆亭、绘空轩等众多精巧建筑,使长寿寺成为大汕和尚与当时的名流如吴伟业、陈其年、万树等举办文会酒会之地。康熙三十四年(1695),大汕和尚远赴越南,在越南被封为“国师”。大汕和尚功成名就,趾高气扬。不守戒律,风流荒淫。轻侮官员名流,被人举报。康熙四十三年(1704),广东按察使许嗣兴下令抓捕,押送出境,流落到赣州的山中小庙。翌年,为江西巡抚李基和逮解回籍,死于押解去常山(今浙江常山县)途中。大汕和尚走后,长寿寺开始衰落。但仍是广州五大丛林之首。至光绪五年(1879)9月24日,由于该寺僧人容留女子住宿寺内,遭市民指责,僧人持械殴打,酿成互殴并有人纵火,幸好官兵赶到,进行弹压,误伤数人。次日清晨,市民再次聚集来寺,捣毁僧房时又搜出女人亵衣、淫秽画片等,随后放火烧寺。除大雄宝殿外,其他殿阁亭台,全部烧毁。然灾后寺庙犹存。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朝野兴起“寺产兴学”运动,两广总督岑春煊下令将长寿寺充公拍卖,得银60万两,并令将长寿寺拆除开设街市。至此,长寿寺片椽无存,仅留地名。

改题说明:原《闲读<随园诗话>》系列,笔者的设想是每读一篇,都有一篇自己读书感想性质的小文“闲言碎语”附后,但后来未能坚持。自2月1日起,该系列文章更改题目为《详注<随园诗话>》,以求名副其实。序号不变,以便查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