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心理医生,“童年阴影”理论果然百搭
大头说要找我聊聊人生。善良聪慧的我自然不能拒绝。于是拿了纸和笔,面对面坐下,开始就大头关于人生方向的话题进行讨论。一开始的目的,只是为了决定要不要去接受一份工作。但是越来越深入地聊着,话题开始转向人生目标,个人性格个人追求的内容。
整体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
我:你觉得自己有那种成就一番事业的想法吗?
没有。只是想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保持身体健康,过得自如一点。
所以总结起来,你想要的主要是三个东西。1、不要一直做技术,所以最好有机会能够转到管理上,项目管理产品管理之类。2、不要工作压力太大,希望能够有自己的空间和休息的时间。3、行业内还不错的薪水。可以这样理解吗?
算是吧。
那现在这个offer和之前的工作相比,是不是能够更好的满足?和行业内其他公司相比,有没有比他更满足你的需要的?
(省略一系列务实的分析)应该是这样吧。
所以,我们是可以决定这个offer是可以接受的。那么你现在还在犹豫的是哪些事情呢?
我觉得现在的薪水比预期的要低,比身边的同学低,有点不爽。
虽然以后的增长是有可能的,但是你更在意现在能够告诉给身边人的数值。是否可以理解为,你比较看重周围人的想法呢?
嗯,是会的。觉得自己很努力,能力也不差,但是不如身边的人甚至不如学弟的起薪,很难以接受。
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呢?我想起来一个事情,你每次和别人出去活动的时候,似乎总会很照顾别人?
嗯,是会很关心别人的感受,有种照顾别人的责任感在。
与人交往让你很愉快吗?
挺好的。
那你为什么不主动约同学去吃饭聊天呢?
可能是懒吧。但是应该到了和朋友交往的频率了,还是会主动。
你提到“应该”,所以是你觉得这样做是对的,是需要做的,才会去做,并不意味着你能够从中获得快乐是吗?
嗯,可以这么说吧。改一下之前的答案,与人相处并不是说让我愉快,而是不反感。和同学们嘻嘻哈哈吹吹牛我能够很好地完成,但是主要是出于义务感,并没有觉得特别愉快,希望下一次继续的感觉。
你小时候有什么好朋友,让你觉得与人交往是真的很快乐的吗?
额,我妈说我从小就很内向,都在家看电视看书,从来不去院里玩。老师也都说我很乖,很会照顾小朋友的感受。好朋友的话,好像也很少。从小到大都是班长,小朋友都很听话,没有很要好的朋友,高中也有两个好朋友,但是也都是因为他们一直主动联系我才建立起来的友谊。
你说小时候父母一直夸你听话,会照顾别人的感受,会不会是他们在人前这样夸奖你,使得你一遍一遍自我暗示,从而养成了这样的潜意识?
额,父母也没有一直说吧,但是确实老师会一直让我当班长,告诉我要管理好照顾好班里的小朋友,所以会很努力,觉得自己是榜样,应该做的比别人好。但是自己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最聪明的,成绩也一直都不是最好的,但是总会保持在上游,也比较稳定。
相当于你从小对自己有这样一个期待,要做模范,要好好表现,因为这也是父母老师对你的期待?
是这样的。所以有些时候也不太出去玩,主要后来自己不主动和别人交往,别人一起玩也不带你了,就越走越远了。
这么来说,你的症结在于被别人的期望绑架了,会不由自主陷入“我要照顾别人,我要关心别人怎么看我,别人的想法很重要”的潜意识。这些意识就让你在与人交往时存在压力,故意想要表现但是又不自在,看上去很热闹但是并非真的开心。
似乎是这样的,所以我以后要做一件事情,应该想着,不是因为这个事情需要被完成,而是我需要去从这个事情中获得快乐?
-----------------分割线------------------------------------
距离“治疗”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期间大头似乎真的有所改变。一个是师弟请他去家里涮火锅,他很开心就答应了,不会像以前考虑着自己的同学要不要请,和不认识的人在一起会不会尴尬的问题。然后公司的篮球活动也积极参加了,不会再担心自己是不是打得太次了被别人笑话之类。
多多学点心理学看来真的有些好处,帮助他人,说不定也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