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邮电局的无名书店
【齐帆齐微课 第170篇 1769字, 累计275229字 】
一提起书店,我就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宿舍楼下的那间无名书屋。那时,我在县邮电局刚参加工作,单位安排我住在临街的二楼的一间十余平米的宿舍里,楼下就是县城的邮电中心营业厅,寄信、汇款、打电话、发电报等全县可以办理的邮电业务在这个厅里全部能搞定。
那时邮电局的位置都不错,一般都在县城中心位置,每天人来人往的,人流量很大。那时来邮电营业厅取汇款的人逐年增多,还有这是来打长途电话和发电报的人也多,狭小的营业厅常常人满为患。
大约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人们对报纸和杂志的需求量大增,各种小报小刊也如雨后春笋般疯增。于是,局里把营业厅隔壁一间那间临街的办公室,也就是我住的房间的一楼那间房子,改建成一间报刊零售门面,在靠邮电营业厅的那面墙上开了一个约两米长一米多高的窗口,经过简单粉刷之后就开始零售报刊。
如果说是个书店,肯定不为过,因为它只销售邮发的报纸和杂志,其中杂志占据90%以上有销售量。但它因经营范围所限,并不能销售新华书店那些出版物,如其他图书、音像等。另外,它没有单独的经营执照,也没有自己的招牌,只能算是一个店中店,是个“名副其实”的无名书店,但在当时绝对是合法的。
邮电局卖书(实际上仅限于通过邮电局公开邮发的报刊)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当时县城只有一间新华书店,而且因修路,正在拆迁中,而且当时一些杂志很畅销,按理这间报刊零售的门面开业后业务应该是很热火的。很多城市那时都有专门的报刊零售亭,生意都不错。
可遗憾的是县局那时安排的报刊零售员,却是一名年近50岁快退休的中年妇女,身体欠佳,是为了照顾她的身体而从其他岗位调换过来的,业务也不熟,服务态度也一般,加之这个店的营业时间是完全是按机关的作息时间,中午要关门午休,别人下班窗口就关门了,零售员有病时,店面还会关门,还有就是零售报刊的窗口是开在邮电营业厅里面,而不是临街,只有走进营业厅才知道有这么个窗口能出售报刊,所以开业以后业务很不尽人意,惨淡得很。
这个小店勉强坚持了一年多时间,相关部门事后统计,该店一年销售的报刊总额不到一万元,还不及一个普通乡邮员的销售量,比起销售最好的乡邮员差得更远,当时有一个50来岁的老乡邮员一年时间销售的报刊(不含订阅)就有近2y万多元。由于销售额太少,店面严重亏损,而且还经常引起读者投诉,想买的报刊买不到,但店里积压的过时报刊却很多。
面对这种情况,县局根据员工们的建议,决定将此店面面向全局员工招标承包。结果是毫无悬念被那名一年能销售近2万元报刊的老乡邮员包下,第一年的零售额就定在4万元。
这名乡邮员承包以后,要求县局将临街的窗户拆除,改建对外销售的窗口,这样不仅街道上的行人都能看到该店面,同时就是邮电营业厅下班关门以后仍然可以对外销售报刊,每天的营业时间从早上六、七点到晚上九、十点,比之前延长一倍以上,一年四季从未关过门,年年如此。
另外,乡邮员把他的那位亲和力强、能说会道的老伴请来坐店销售,自己则腾出部分时间到各单位特别是附近的中小学校上门推销,大街小巷、机关厂矿、车站码头、医院病房都曾留下他背着绿色邮袋销售报刊的足迹,他也成为县城大部分人都认识的卖书郎,曾有领导夸他是县城背包上的“流动书店”。不仅如此,他还动员自己的儿子、儿媳、女儿等利用各种渠道帮助销售报刊。
功夫不负有心人。承包当年的报刊零售额就突破5万元,第二年又将零售额提升到10万多元,后来几年每年还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通过承包,这位乡邮员的个人收入大幅度增长,县局的零售报刊销售收入也徒增,名列全省同行业前茅。
一时间,那间小小的店面,吸引了行业内外全省各地很多人士前来参观学习,各级领导现场考察调研,并引来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那名乡邮员也连年成为省、市、县邮电职工的先进,地方党委政府表彰的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我作为这间店面楼上的住户、店面的常客和县局的一名管理人员,见证了它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当时我曾采写过这位乡邮员承包报刊零售,通过改善服务等多种措施,销售额成倍增长的新闻稿,在《人民邮电》报、《新闻出版报》等10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刊登或播报。
几年后,因通信大发展,原先的老楼被全部拆除,需新建通信大楼,那个仅有十余平米的零售店面也被迫拆除停业,加之零售报刊的黄金时代已过,老乡邮员这时也退休,自己另外租了个门面卖报刊和书籍,生意仍然不错。
好多年后,在县城只要大家一提起报刊零售,就会想起那间十余平米的店面,曾经创造了报刊零售的奇迹,也不会忘记那对老乡邮员夫妇起早贪黑经营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