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
今天在书中翻到了“批判性思维”一词。
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自己主动的思考,对所学知识或信息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背景、论据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的一种思维认知过程。
我想到了昨天布置的作业,分析《唐雎不辱使命》中“之”字的用法。全文有十多处“之”,如“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中“之”表示“的”,作结构助词使用;“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一句则用作代词。这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难一点的在这几句话。“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之”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词汇,这学期每次碰到它我都跟学生渗透了它的用法,特别是“取独(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以前学生见得少,到了九年级就多了,提醒过几次之后,学生对“之”的这个用法好像能掌握了。所以今天检查作业的时候,很多人都挨个儿判断出这段话里的四个“之”是取独的用法。
包括教参上也是这样认为的。
我有点疑惑,这样翻译出来,好理解吗?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你曾经听说过天子发怒吗?这里的“发怒”难道是作为动词?作“发怒时的情态”不应该更好理解吗?你曾经听说(见识)过天子发怒的场景吗?也就是说,这里的“怒”作名词来讲,那么“之”就应该理解成为“的”。
而紧跟着这句的“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以翻译为“天子一旦发怒,就会死伤无数,血流千里”。因此,这里的“怒”作为动词用,也就相当于谓语,这样一来,“之”就作取独用法了。
听我分析完,我猜懂的会更懂,懵的会继续懵。无妨,后面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只是,语文学习中存在争议的地方不少,比如虽然统一了读音,但是一骑(音“奇”)红尘妃子笑读来实在不习惯;青山郭外斜(“霞”还是“邪”)到底怎么读,总还是因为语文老师,产生了不同的教法与学法。但是考试的标准答案却又是统一的,什么时候才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