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2 今日思考 产品“翻译”能力
最近产品对外的表现部分做了一些改善,客户反馈明显,感觉产品更接地气了,理解起来更简单,用起来更方便。这给自己和团队给了更大的鼓舞和前进动力。
作为一个理工男,工作十多年,虽然中间经过了市场,营销的角色,最后创业又回归到偏技术的产品角色,面对产品的变化还是很有感慨。于是就发了条信息给团队主管:
对于创业,自己走过太多心魔,而心魔的核心就是源于“自私”,自私的总想着把自己的能力兜售给客户,而不是想办法解决客户的问题。
记得第一次创业做产品,自己自嗨的提出口号: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产品。
现在想想自己太贪了。自己喜欢有毛用,从价值交换的角度看,唯有解决客户的问题才可能有机会获得合作的机会。
曾记得当时自己经常把自己喜欢的一些功能迭代到产品中,到最后就是产品极其复杂,给客户解决的问题也不清晰,一句话根本说不清楚。
这太贪(zisi)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有,什么都解决不了,这就是最大的心魔。
后来的创业过程中,自己就多少吸取了这方面的问题经验,开始把视角朝向用户,但因为工作经历的原因,不经意之间还是经常把自己的技术表现出来,希望通过“秀肌肉”的方式赢得客户认同。
但不巧的是,客户对于细节是无感的。要知道客户更多的是关注自己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而不是我们有什么。如果最终我们做出来的产品让客户动脑子,那么客户仍然难以感受到原因我们的价值。
这就是坑,我们总是希望把我们所有的都想要告诉客户,以期获得客户好感。但我们却不曾知道的是:
客户关心的不是我们有啥,而是我们解决他们问题的效果是啥?如何让对方感受到解决自己对方问题的效果才是核心。
客户关心的不是我们提供的过程和技术,更在乎的是我们提供其问题的效果。
就拿最近我们做的产品功能来说:我们给客户提供的是从总部到门店的赋能内容。但在呈现的时候,技术思维又出现了,我们把其功能命名为“涨视频”,客户就看不懂了,问我们这是什么,我们回答这是我们原来的培训课程。
但显然客户问我们的时候,就说明我们没有表现明白我们的功能。于是我们就进行了优化,把“涨视频”迭代成“商学院培训”。客户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什么,根本不需要我们去解释。
你看着同样的功能,不同的表现形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效果。
我想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翻译能力。我们认为厉害不重要,能够把我们的能力翻译成解决客户问题的能力才重要。
在过往中我们总是以技术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功能,但我们不曾理解的是:
在客户眼中原来并没有出现过缺少技术的问题,客户出现的是自己问题的更好方法。因此所谓的翻译能力就是:
能够把我们的技术和功能翻译成客户关注的问题更好解决方法。
这里面有一个核心关键点:那就是客户看到的一定不是我们的技术和实现手段,而是原来客户熟悉的问题和解决能力。
如果说一个外事人员的核心翻译能力是不同国家语言之间的转化,那么一个产品经理的核心翻译能力就应该是把技术翻译成解决客户问题的能力。
翻译能力的核心就是让我们回到事物本来的样子,让彼此更低成本的达成共识,而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而所谓的创新,我们创的也并不是新概念,而是老问题的新解决方法,更简洁,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法。
因此我们再给客户表现我们产品能力的时候,就应该以客户的关注点来表现,而我们真正的能力却是在客户看到熟悉的关注点后体验的过程。
如此,我也理解了那句:所谓的创新其实用户是感知不到的,用户看到的不是“新”,而是问题有效解决的喜悦。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