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头条每天写1000字心情随笔

刷屏时代,它们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们的自律!

2018-08-28  本文已影响16人  瀚海独舟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量越来越巨大,只要拿起手机刷屏,就算是几天不出门也不会因此感到被抛弃,反倒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却愈发显得宝贵。

如今无论男女老幼,拿起手机无非是微信朋友圈点赞、刷抖音、追剧、打王者荣耀、吃鸡等等,不知不觉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就这样被它们偷走了,连头都来不及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熬夜猝死的推文时常都能在微信或者微博里刷到,每次看到都警醒自己要早睡别熬夜,可每到晚上睡前玩起手机无论多晚都不想睡下,不知道有多少的赞要点,还是打完这局王者就成最强王者了,亦或者是手机的另一头还有没聊完的天,或许看着看着这些短视频都忘记睡觉了。

当我们沉浸在这些APP的时,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费尽心思让我们因它们愈发沉迷上瘾,他们让这些APP更有粘性,准备一步步毁掉我们的自律。只要它们成功毁掉了我们的自律,就等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神甚至是生命都献给了它们,自然也就会心甘情愿地奉上金钱。

之前,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

有位网友写道:“我见过的最不求上进的人,他们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三分钟热度,时常憎恶自己的不争气,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终日混迹社交网络,脸色蜡黄地对着手机和电脑的冷光屏,可以说上几句话的人却寥寥无几。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却过着最最煎熬的日子。”

实质上,他们的自律被一步步摧毁了,在宿舍葛优躺着忍受着各种煎熬,却还在刷屏。

有时候想想这何尝又不是自己的写照呢?

上班摸鱼,下班吃鸡,熬夜刷屏混在各种社交平台,没有爱好,放弃早起、放弃锻炼、放弃阅读、甚至放弃了思考,终日浑浑噩噩,也在焦虑,但仍在无意义地消耗生命。

醒醒吧!刷屏时代,它们正在一步步毁掉我们的自律!

亚当奥尔特写了一本书叫《欲罢不能》,他从六个方面戳穿了这些东西背后的阴谋诡计,分别是:

设定了可望而不可及的诱人目标。

人类正是因为有目标有梦想才能成功登上月球,追逐猎物是动物的本能,那么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或许也是人的本能吧!正是基于这一点,它们给了我们挑战的目标,不断地消耗时间精力去通关打游戏,不到黄河心不死!

这是这样,往往让我们彻夜未眠只为打游戏,只为追着看完一集又一集扣人心弦的电视剧,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忘记了明天还要上班,忽略了手头还在推进的项目,慢慢变得不自律了。

提供了无法抵挡、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

在ins里我们总喜欢把自己的各种照片发布在上面,不仅是分享自己的生活,更是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赞,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我,认可我!这样点赞一个简单的积极反馈就让我们不断地持续沉迷上瘾在里面。

让人产生渐进式进步和改善的感觉。

现在玩王者的人依旧很多,场场匹配到的玩家都很厉害场场都输的话,肯定过没多久就不想玩了,反而匹配到比自己菜又可以经常拿到MVP,让人产生自己就是高手的感觉,沉浸到游戏的娱乐中怎能不丢失自律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困难的任务。

不难发现当你在游戏里玩地越来越厉害,遇到的人也越来越强,你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每个角色的特点,每场游戏的出装等等,让自己变得更强。又如,有些APP的会员制区分了等级,等级越高享受的特权就越多,为了能够有更多的特权,我怎么不去争取呢?

需要解决却又暂未解决的紧张感。

就好比近段时间特别火爆的《延禧攻略》,每次看到要施展计谋准备故事高潮的时候,总会等到下一集,让人感到既紧张又期待,为片中的璎珞捏一把汗,整颗都是心扑通扑通地,紧张死人了!

这源于人类大脑连线需要“闭合”的渴望,在心理学里叫“蔡格尼克效应”。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着手一件事情时,会产生出一套倾向于实现的紧张系统,完成任务就意味着解决紧张系统,而如果任务没有完成,紧张状态将持续保持。

难怪我们对它们又爱又恨呢!

强大的社会联系。

人都很容易陷入到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里,越长大越孤单,可它们的存在就是不想让你感到孤独呀!朋友圈里有新动态立马就通知到了,你就会去看,看人家报了每天阅读一篇英语美文,看着人家都在成长了,自己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于是乎投入到各种网课或者社群里。

如今你用手机上网的每一件事都能跟自己的社交联系在一起,在知乎上看到值得思考的话题,忍不住分享给自己的好友;要更多地实惠,又忍不住发朋友圈呼唤好友来帮忙集赞等等。

确实如此,可是转眼又会安慰自己,今晚关机早些睡就是了,然而又继续刷屏......

或许,你的不以为儿,你所谓的自律,只是看起来很忙很努力的样子。

任何没有付诸行动的自律都是自我麻痹,我们正一步步离想象中更好的自己越来越远,甚至迷失自己,虚度人生!

你焦虑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