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旅行| 二行北京
壹
第一次游走北京,是在大二上学期的国庆。6天,奔着升旗仪式,故宫胡同,清华北大,后海酒吧,通宵书店……来了场对北京各个著名景区的游览经历。当时我眼中的北京,热闹有情调。当时我眼中的北京人,热情有追求。
然后我就似乎被北京吸引住了。
我曾经在大一的时候,独行过一些城市,但这些城市,好像都没有,北京给我的感觉强烈。
「我一直说我向往北京,到底我向往什么?我向往的是那种人文精神——这座城市里的人,无论年龄大小,他们都有着积极、会思考的人生态度。以及城市本身的包容力,因为以上原因,这座城市有产生可能性的能力。可能性,这是个多让人意料不到的、带有着惊喜意味的词汇阿。」
这次在北京待了两天。这次旅行是因为看两场演出。我的每次的出行,都是因为想要在精神上有再次感触、打破和思考。
第一次游走北京,为的是经典景点。这次再去,我感受到了更多人文的东西在里面。我想起在路上看的《鲁豫有约》中对吴彦祖的访谈:吴彦祖在大学毕业后(他从小在美国长大)到亚洲旅行三个月。就单是这件事,我突然想起来,很久以前看到的小视频,就是说「当你去一个地方,光去看那些著名的景点,你是体会不到这个城市的人文的,你应该住下来,呆上一段时间,然后好好感受」。
而这次的再行北京,我想我又更近的了解到了「北京精神」。
贰
在天坛#去感受老年人的积极心态!
天坛/祈年殿在六点多到天坛南门的时候我就看见了一些老人开始往天坛里面走,因为一些信息上的模糊,我是在7点多进去的。后来进去往西边走,看到几些个老人站成三两团,在那里踢毽子,毽子在相互被传递的时候发出清亮的声音,老人们在踢的时候,边说着边笑着。这是第一个感动我的场景。因为我感觉,那些老人(还有后面碰到的一堆老人)态度很积极向上,在年老后一起结伴出来锻炼而不是呆呆的在家坐着,挺好。
在接下来的游走,我遇见一个想要在天心石上拍照的爷爷和另一个奶奶,我给他们拍了照。一听口音,正宗北京人,「您」字用的很多,以至于让我在接下来的旅行中也很喜欢用这字。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的就是一种「热忱」的北京人精神。不过这也许只是因为在景区这种地方的特殊性吧(出去玩的人脸不会太臭)。
在中轴线上遇上了一对老年夫妻,老爷爷想要在中轴线上和后面的建筑合影,而老奶奶发现自己用不来手机的拍照功能,爷爷明白情况后,奚落了她几句,然后老奶奶开始为老爷爷拍照。夫妻两的拌嘴让我看着感觉很可爱!
然后我,又遇上一个在中轴线上推轮椅的爷爷,他本来在我前边坐定了,我看着他笑着(一是因为前面遇见那对夫妻,二是因为老爷爷感触了我),他看着我也笑着,他推前了轮椅。我没和他说话,觉得有点尴尬,而且路上风实在太大了,当时我只想要快点走到前面的祈年殿。他是一个人、推着轮椅的、老爷爷。我看着他的时候,感觉到了一种「自立、积极、乐观、温润」。自立是因为自己想要出来玩我就来,不用人陪,有性格。积极乐观是因为他面对现在的身体情况,依旧在中轴线上看着天坛以及在天坛的一切,出来逛逛心情舒畅。温润是因为他给了我那种平易近人的性格。
在祈年殿前看见一个长着白色长胡须的外国爷爷,他没有带着什么,只是静静看着祈年殿。从他的眼神中我似乎感知出了一种油然而生的崇敬。他不像普通游客,简单的拍拍照看一看。而是聚精会神目不转睛的看着。我想,他也许是个学者吧。
在天坛,除却景点,在旁边的森林里,我总能听见一堆老人锻炼的声音,有唱歌、广场舞还有一些其他活动。这样一些老人聚集在一起,选择积极乐观的继续他们年老后的生活,挺好。
同样,我也看见了一些国民的局限性。在厕所里,有好多老人在疯狂的卷着厕纸,然后放进自己的布袋里。
但总的上说,在早晨看见大批老人在天坛锻炼,你能感受到他们性格开朗,精神独立。其中,还不乏一些行动独特,外表个性的锻炼者。这是二行北京给我的第一次感触。
798# 这真的是个“创新工厂”!
在打车去798路上的时候,我遇上一个反应迅速,态度不错的司机师傅。我脑子里突然就对我目前生活的城市里的人进行对比。后来我想着,包括我自己,对事件的反应速度都不够快。
在麦当劳的时候,我听见倾诉生活如何不易的声音,另外我看了几眼身边的人,大多数长相不赖,着装时尚。在我快吃完的时候,有一个爷爷过来坐在我对面,大概50多岁的样子,说一会儿要在这里开电脑办公。我当时在想:
「有能力、有思想、会思考真好。有了这些,在物质和精神上,你不会落伍于时代。而因为这样,你的交友圈不断保持这种状态于是,你在这方面的能力会越来越好或是平稳保持。而敏锐的捕捉到当代的现实,去体验现实的更新换代,随着现实自己也不断去成长、去见识、去体验,是一件多酷的事阿。」
「当时间越往后,我就越感觉,这一生值得你真正用力去抓的东西没有几样,而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精神上得到超脱,精神上的追求对于我而言,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
我想起来我在自己的城市看完电影《八月》后往住宿走时,在路上看到的一幕。
“老人团”乐队在演出当时我从影院走回来的时候,看见路边有老年人在表演。其实以现在年轻人的说法就是玩乐队啦。10多个老人家,每个老爷爷手上都有各自的乐器,鼓、二胡还有一些我没见过的乐器。我在那里看着表演,老爷爷们伴奏,一个老奶奶拿麦克风唱歌。虽然因为语言的关系我不懂唱的是什么,但在他们的脸上我看见了满足和自豪。他们在自己做的事上得到了满足!对比起现在好多年轻人都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看不清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他们在做的事,让我这个年轻人感到崇敬。因为我感受到,「随着时间流转、年华逝去,他们不需要用照顾外孙来度过老年、来证明他们的存在,他们没有呆坐着等死,他们有着自己的精神依靠,他们是真的老有所依,他们是真的优雅的老去」。
(回到798)。这是我第二次来到798,感触比第一次深。这次来,我感受到了「不同」,而上次我只是「感受」。
就像798里某个建筑物上写的字,「798创意工厂」,798真的是个「创意工厂」,在798的时候,这次在逛的时候真的有种「在这里似乎没有是什么不可能的」感觉。因为第二次来,我看到听到、看到、感觉到了和上次不一样的东西,这让我感觉「这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世界,它在变化,它在创意」。
贴几个展示图。
展馆内的毯子 色彩厚重 远看会以为是油画90年代的电视机 色彩迷幻的灯条 有满满的少女感
简约 但又充满着失落心情的白墙
别致的 单车充气处
简约富有艺术感的楼梯
看演出#
橱窗里的tutu裙演出是意料之中的精彩。但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离场。
当我离场的时候,看着天桥剧场门前吊灯散发出的橙色温暖的光,那些光,在我眼前摇摇晃晃,身边的人说着我感觉遥远的话题。
回去的时候,听见前面一对老年夫妻在聊天。妻子说,舞者很美今天的体验很好,丈夫在一边表示同意。听着声音像是60多岁的老人。但他们说起话来,走起路来,一点不含糊。我想着:「在大城市里生活着,有思想会思考,就是最大的生活、物质、精神支柱。有了它,你的心你的身体就不会死」。
逛国家博物馆# 寻找“相似感”!
第二天早上退房的时候,我看见在前台打地铺的老板。当我说退房时,他睡眼惺忪起来给我退房费。看到他在地上随意的地铺,突然感觉到在北京生活的不易。
写着公式的 超酷的天桥在去国博的公交上,看到一只超酷的天桥,上面写着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和函数方程式。我想桥的设计者,一定是个有趣的,有情怀的人。
国博里的美术作品展这次来国博,看了专门拍摄国博的纪录片。所以逛国博,欣喜的感觉来自于,当在屏幕上看过的景象在眼前真实浮现时那种极度相似感。
去国家大剧院# 去听一次音乐会吧!
音乐厅前的陈设剧院里陈设厅的展示
来国家大剧院是为了听音乐会。但就不在游记里说音乐会感想了吧。说说音乐会外的,对城市的小感触。
国家大剧院边上的空地在音乐会开始前,我在国家大剧院边的广场上闲逛。遇上几个旅游者在忙碌合影,擦肩一个骑着单车的金色头发的外国女孩,看见一个精神很好的大概快60岁的阿姨,她和丈夫两个人一起在溜冰。附近还有一个一边踢着足球然后一边大声循环地唱着旋律古怪的歌曲的男子,我想着「要是他这种行为在我生活的小城市,会被很认真的说是“他是不是傻”吧?但是,在北京,这好像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所以你想的似乎都能够做到,就怕你想不到」。
叁
我带着满满的向往和扁扁的钱包去北京,然后带着满满的回忆和思考回到我目前生活着的小城市。
「可以说,北京打动我的,就是:人文精神里包含着的积极性、思考力、行动性和因此城市拥有的可能性。」
早上醒来的时候,我突然想着「你心向往之其实没有什么用,当你有能力的时候才有资格去把向往变成现实」。
《大学生活和在旅行专题联合征文》活动链接:http://www.jianshu.com/p/d0e850b339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