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在齐元轩搜查了一个月过去后又过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我在云州城外的宅子里生活得很好,每一天都是安安静静的生活着,没有喧嚣的打扰。
我买宅子的地方在一个村子里,这里是云州城外的一个小村子,村子里的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而我的邻居是只有祖母和孙子两个人的一家,祖母六十岁左右,孙子今年二十一岁,他们以种地和砍柴为生,是普通的底层人民。孙子白天去地里干活,祖母在家里做家务,他们过得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祥和而有宁静的生活。Soudu.org
我有时会在屋顶上从早晨到晚上一坐就是一天,早晨看日出,傍晚看日落,看那些巨大的悲伤随着太阳的圆轮轧过蔚蓝的天,坠落到巨大的深谷中去。有的时候隔壁即将出门的小伙子就会对我笑一笑,脸上红红的,不知道是不是被早晨太阳晒到的缘故,而当他傍晚回来时,看到房顶上的我也会对我笑一笑,他本来黝黑的脸经过一天的暴晒更黑了,所以我不知道他的脸有没有红!
有的时候我也会坐在院落的大门外的台阶上,即使台阶不算高,宅子也不好,不过我总算明白了陶渊明为什么会那么喜欢田园生活。在这里真有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平和。
虽然邻院小伙子家里穷,住的是一般的茅草加土的的房子,但他和他的祖母人很好。偶尔会送给我几个鸡蛋什么的。而我,也隐藏起了冰冷的本性,总是微笑着跟他们打招呼。
小伙子叫阿易,长得又黑又憨厚,虽然二十一岁了,但至今仍未娶妻,不是他不好,而是村里女人太少,,也没有与他年龄相仿的的姑娘,不是女孩就是妇女。阿易的力气很大,一次能背几担柴火到市场上去卖,他的性格也很老实,体型五大三粗。记得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很自然的联想到了棕熊,我想他们应该是近亲吧。
我把我的武功隐藏起来,以前所有的锋芒都收敛起来,但是一个人的气质是很难改变的,我就对村里的人说我原本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因为某些原因家破人亡才来到了这里,村里人见我没说是什么原因而家破人亡,认为是我太伤心而不想提起,他们也没有追问,而是对我很热情,为我着想。
我带的十万两银票足够我花很长时间的,所以我并没有为生计而奔波,村里的人知道我是“大家闺秀”,维持生计的劳动都不会做,村民就经常自发的给我送来写吃穿用品,尤其是阿易,每次打来柴火都会给我送一些,每次来都会向我咧嘴一笑,露出白白的在夕阳光芒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的牙齿。
而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我都觉得好惆怅,好凄凉,好绝望。离开了他,终究是孤单的……
这天,我在村子无人用的土地上挖了一些野菜,拿回家里。我爸也才洗干净后开始做菜。
“云姑娘——!我来给你送柴火了。”大门外响起阿易的声音。
“哦,阿易,大门没有锁,你进来吧。”我便做菜边说。
“好!”阿易粗犷的声音道。
然后我听见大门“吱呀”一声,阿易进来了。
“大一,把柴火放在院子里就行了,谢谢你每次打柴都给我送一些。”
大一把柴火放到院子里,说了句:“不用客气,大家是邻里,何况你一个姑娘也搬不动柴火啊!”他的语气热情,有种让人想拒绝都拒绝不了的感觉。
“云姑娘,你在做什么菜呀,这么香!我问了直流口水!”阿易坦率的说道。他走到厨房门口,看到我正在做菜。
“哦,这是我用野菜炒的菜,你如果想吃就在我这里吃晚饭吧,再把奶奶也叫来一起吃饭,我的菜做得多,够我们三个人吃的。”我对阿易说。与其我自己一个人吃,不如几个人一起吃,虽然我不喜欢热闹,但他们经常送给我东西,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呵呵,这怎么好意思呢,还是不了。”阿易红着脸。
“没关系的,你和奶奶不也经常帮我吗?一起来吃吧!”
“那我就带奶奶来吃云姑娘做的饭菜!我先回家了,云姑娘!”
“好。”我目送着阿易离开的背影叹了一口气,,我看得出这个憨厚的男人喜欢我,因为他每次看到我都会红着脸,很害羞的样子,真是个单纯的人。可是我不可能喜欢他,我的心里装了一个比我自己还重要千万倍的男人,再也装不下其他的人了。
做好菜后,我把菜装到盘子里,又盛好饭等着阿阿易和奶奶的到来,不一会儿奶奶在阿易的搀扶下进了屋子里。
“奶奶,快来做!”我微笑着对奶奶说。
“好,好,辛苦云姑娘了,我们祖孙俩还得麻烦你,真是不好意思呀!”老奶奶笑着,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这没什么,奶奶,大家都是邻居,而且你和阿易也经常帮助我不是吗?”
“呵呵,那就谢谢云姑娘了。”
客套了几句,阿易和奶奶上桌吃饭,三个人在一起吃饭感觉比平时热闹了不少,吃着野菜也有一种乡土的味道。我的心中突然多出了什么温暖的东西,就好像是家的感觉。
“云姑娘今年多大了?”奶奶慈祥的问我。
“我今年十七了,还有奶奶,我说过了,您叫我云儿就可以了,叫云姑娘显得多生疏呀!”
“好,云儿。”
“这才对嘛。”我微笑,余光瞥到阿易,他的脸红红的。
“云儿,你许配人家了吗?”奶奶又问。
“呃,”我愣了一下,想到齐元轩,我算学陪人家了吗?好像不是吧,我已经离开他了,再也不是他的皇后,这样就是没许配吧。“云儿至今还未许配人家。”
“那就好啊!”奶奶眼睛笑得都眯成了一条缝。
“奶奶!”阿易轻叫了一声。
“啊,来来来,吃饭吃饭!”奶奶看到自家孙子的窘样,把话题拉回到吃饭上。
于是这顿饭三个人各怀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