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少年无敬畏/学校教育也枉然!
在朋友圈看到一视频,十来岁的孩子因父母未能满足其要求亦或父母阻止其玩游戏,就对其父母拳脚相加,这是多么逆天!像这样豪无教畏之心的逆子,还能指望学校教育吗?
之前听闻吸毒人员,会对父母使用暴力逼迫其父母满足其吸毒要求,如今的游戏少年亦然。由此看来电游被称其为电子鸦片也不是豪无道理的了,很多被摄其心智的少年总会做出种种今人匪夷所思的事。像这样对父母拳脚相加的逆天少年,你还奢望他能接受学校教育吗?你还奢望他遵纪守法不为害社会吗?
而这样的孩子打妈妈的事件也早已不是第一次。前有小男孩玩手机,被母亲说了几句话劝停后,愤怒猛踢母亲!后有一女儿向母亲施暴,当劝架者说:“孩子,你不能打你妈呀!”女子说:“我乐意,我伤天理我乐意!”
除了震惊、气愤、心寒……这一幕幕也让人反思,究竟哪里出了错?
1.爸爸先反思:你是否爱妻子
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即儿子对妈妈的态度,就来自爸爸对妈妈的态度。爸爸要自我反省,自己日常是否也容易以武力来发泄情绪或表达不满?如果爸爸平时对妈妈尊重、爱护,儿子就不会对妈妈下如此恶毒的重手。
有道是: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家长的问题,因此家长应处处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要为孩子提供消极的示范作用。
2.父母都要反思:你是否尊重自己的父母
过去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妇很不孝,把年迈的双亲撵到破旧的小屋,用小木碗送剩饭剩菜给老人吃。一天,他们的儿子在刻一块木头,这对夫妻就好奇地问孩子为什么要刻木头,孩子说:“我在刻木碗,等你们老了好用。”夫妇幡然醒悟,扔掉木碗,好好孝敬老人,儿子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父母逐渐老去,也会成为一个弱者,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当自己还弱小时是父母给予生命和照顾。今天给自己的父母倒一杯水,将来孩子就可能端一碗汤,你对老人的态度里,藏着自己的未来!
3.全家老小再反思:过度溺爱
这些能对长辈呼来喝去的孩子,大多在家中是众星捧月的小公主小皇帝,在他们心里自己就是家里的老大,别人都要听他的。长辈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保姆”……这类孩子内心冷漠,觉得很多东西都是唾手可得的,无法共情并感恩父母赚钱养家的艰辛。在他们看来,父母为自己牺牲是顺理成章的,长辈付出的爱也是理所应当,他们成年后也容易成为“啃老族”。
当孩子要玩电子产品或是不能停下来时,爸妈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增加感情互动化解冷矛盾,比如多给孩子聊聊他最喜欢的东西吸引孩子、或跟孩子来一场同学聚会、给孩子一起打场篮球或踢场足球、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园等,都可以增加家庭关系沟通,转移孩子颓废的心理。
究竟怎样的教育才是对孩子好呢?
家长要以身作则。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的行为举止将会直接影响孩子。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双方积极地沟通可以及时解决不必要的矛盾。
家长看见孩子的错误行为要及时指出,不能让溺爱成为孩子犯错的理由。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动给孩子提供”电子保姆“所致。或许像《变形计》第十一季的城市主人公,一个十足的“社会青年”,在节目中对父母大打出手,被称为《变形计》中最暴力的少年。还能回头是岸!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时不时地挑战父母,都会有让家长头疼的时候,这是孩子正常的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我们家长需要懂得接纳他们,同时正确指导和帮助他们。渡过游戏少年危险期,怀敬畏之心,能行有所止!尊重孩子,也让孩子学会尊重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