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每天写1000字

向榆(19)

2020-12-22  本文已影响0人  附耳倾听

林羡予目视着前方,直至首长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眼前。过了许久,林羡予才放下右手。此时在林羡予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从小到大,从参军到抗日又到加入八路军这些年经历的事。在他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步的走过来,是他阅历的成长更是他思想认识的进步。从一个碌碌无为的小猎人到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而现在又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在等着他。他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到了延安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要努力为国为民做更多的事,这是他的理想和信仰。他还想到也会离自己心中的向榆妹妹近了一点,心里莫名的激动,嘴角也露出了一抹微笑。

林羡予和部队里的其他战士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来到了延安。这一路上有日军的层层封锁,还有一路的盘查。还有几次险些被鬼子抓住,幸运的是他们终于突破重围,来到了这块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这里,是党中央所在地,党在这里领导了八路军的抗日斗争。在这里有毛主席等党的领导,这也是所有党员向往的地方。这里也是林羡予人生将要发生重要转折的地方。也是他的感情生活发生变化的地方。延安对林羡予来说意义非比寻常。因此在这里林羡予和向榆的人生轨迹越来越紧密,只是此时的两个人还没有想到,在这里他们会有更多的感情碰撞,他们更没有想到两个人今后的人生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向榆受委派到延安采访,深刻的被这里的风俗民情给打动,这里的乡亲们,心中都在无私的为战士们服务,而战士们也尽自己所能提供一个安宁的,和平的环境,一有空就把一些防身的技巧教给一些大一点的小孩子和妇女,让他们面临危险时不至于不堪一击,任人宰割,帮乡亲们做做农活,收收庄稼,这些可爱的人们,其乐融融,就像一家人一般,向榆被这样的氛围所打动,所感染,想着有多久没见到这样的场景了,这些年到处战火纷飞,人心惶惶,人们又有多久没有生活的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呢?白天她会到处走走看看,记录民风民情以及在抗日的大后方的人民是怎么生活的,又是怎么支持抗日的。她把自己认真采访编辑的文章新闻照片及时的发往远在北平的报社,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敌后生活的艰辛,也让民众坚定抗日的信念。到了晚上向榆就会化身一位有理想有热情的革命文化传播者。

她来延安的主要任务就是党组织觉得战士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为了革命的将来,党组织决定从大城市抽调有知识有觉悟有理想认同革命的新青年来延安。给革命提高文化知识,也为革命注入新的血液。向榆和其他青年都在一所夜校教战士们学习。

白天都是各个精神饱满充满热情的革命战士,可是到了学习的时间,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样子。向榆一度想过放弃,她怀疑自己没有办法把他们教好,她认为这是一群大老粗不会愿意学习。和她的想法一样,很多知识分子都有这样的认识。思想认识有问题肯定会反映到行为上。这些事都被首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久之后学校的领导把这些知识青年组织到一起开了个座谈会。

在会上大家都积极发言,反映教学时候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抱怨有不理解也有无奈,不过此时大家都并没有放弃。听完大家的发言,首长语重心长的说到:“各位小同志,在这里我先谢谢大家能够不远万里不辞辛苦的来到这里,能够放下自己优越的生活而甘愿来这里吃苦受累。这就说明一点,你们是有理想有信仰的,你们是同情革命赞成革命的!我们的革命为了什么?对!就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打跑侵略者,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可是我们的战士,甚至是我们的干部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都是愿意用生命去斗争的!他们也都是贫苦出身,自然是没有上过学可能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同志们,我们就是要教会他们认字教他们知识,你们和他们都是革命的未来。我相信你们会理解他们的,请你们耐心一点,大家说好不好啊?”

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大家都说到:“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向榆被首长的话深深触动了,她的心里生出一种力量。这是一种希望的力量,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她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