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是赢在眼界
杜甫在《望岳》中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个人眼界的大小,决定着他看见世界的大小。
站在近处,只能看见眼前的一叶扁舟;拉远距离,才能把更多的山河美景尽收眼底。
做人,若没有宽广的视野,人生也就被限制在狭窄的小天地内。
谷歌公司刚有起色的时候,有人建议,在公司优势领域实施垄断。
如此一来,既可以打压对手,利润也会大大提升。
创始人佩林听后,却拒绝了这一措施,他说:“谷歌永远坚持开放。”
面对利润的诱惑,佩林深知,垄断能取得暂时胜利。
但从长远看,这种恶性竞争的方式,会导致公司越来越封闭,不利于后续发展。
于是,谷歌继续加强同其他公司的合作,相互分享技术。
每当谷歌推出新软件,都会得到硅谷各大公司的支持。
就这样,在无数小公司的参与下,谷歌建立起全领域的网络生态平台,一举成为行业巨头。
而那些选择封闭垄断的竞争对手,早就在淘汰中被人遗忘了。
契诃夫说:“那些比我们眼界广阔的人们,会把我们撵到生活舞台的后面去。”
视野狭窄的人,看到的永远是眼前的利益和得失。
当你的眼界足够广阔,自然就能够看清事物全貌,不会被眼前的一时得失遮蔽。
站在更远的视角把握全局,才能更好地规划人生。
看问题的深度,拉开了人与人的层次。
普通人看一棵树,只会注意树干枝叶,而拥有洞察力的人,还能看出地表下的根须。
《教父》里说:“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所谓看清问题本质,就是能看到“根须”的深度思考力。
有人曾问巴菲特,为何别人投资都有亏有损,他却几乎从不失手。
他笑了笑,说:“可能是我看到的东西,比别人多一点。”
原来,大部分投资人在选股票时,看重的都是公司报表上的盈利能力。
而巴菲特买股票前,不仅看账面信息。
更重要的是,他会分析这家公司的行业前景,甚至企业制度和文化。
以此判定这家公司是否具有发展潜力。
在他看来,一家有潜力的公司,股票升值是大概率事件。
买了这种公司的股票,即便遭遇多次下跌,他也绝不卖出,反而重仓。
靠这种洞察力,巴菲特在股市无往不利,连续十多年位居全球富豪榜前五。
古人云:“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真正厉害的人,能够透过冰山一角,看到冰山的全貌。
在千头万绪当中,一眼看到问题的实质,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从而洞察先机,事事都能快人一步。
学会深度思维,凡事多一点思考,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