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3》:在混搭与聒噪中,讲述“抛妻弃女”的复仇故事
《唐人街探案3》整部电影,感觉就像是在混搭与聒噪中,讲述一个“抛妻弃女”的复仇故事,外带推理探案。
两个小时的电影,可以分成两段:一小时左右的前半段仿佛是唐仁与秦风的日本游,后半段才是探案的精髓。
前半段混杂了许多日本元素,中国人认为的日本元素。泡澡、二次元、忍者、相扑、剑道、东京、校服装女学生、本格推理……
如此大杂烩,令人不感觉突兀。原因是袅窕的喜剧动感和刺激的“追捕”情节起到的作用,观众在喜闹的追逐场景中一并感受了异国他乡的风韵。
不过却觉得,前半段四位侦探更像是一部错位的《西游记》,确切地说是东游记。秦风更像是错位的唐僧,多了智;唐仁更像是错位的悟空,多了色;野田昊更像是错位的八戒,多了帅;杰克贾更像是错位的沙僧,多了武。
这样来看,整部电影更加有喜感。
后半段才是“探案”的核心推理部分,回归到本剧的正途上来。《唐人街探案3》在豆瓣上跌落到及格线下,与推理得无法严丝合缝有很大的关系,严格意义上只能说是自圆其说。
影片为了体现侦探的高智商,却弱化了警察的执行力,这是整部影片最大的硬伤。
代表Q组织的警探田中直已,再怎么不济,也不可能在搜查现场时,没有注意到掉在地上尸体旁的黄铜摆件,何况他所代表的Q是Crimaster中的排名第一位。
即使接受案件在后,现场已经处理干净,也可以像秦风一样从照片中发现黄铜摆件,毕竟Q一直与秦风较量着。
再退一步说,警探田中直已接收案件较晚,没有时间注意这些。那么,他接收案件之前,警察是不是也要根据医院的尸检报告,发现苏察维的头部有硬器撞伤,而将黄铜摆件作为“证物”搜集起来?
但是影片中,黄铜摆件却是完好地摆在已经清扫干净的现场,让秦风捡了个便宜。从而开始后面的探案。就像唐仁所说“警察也忽略的铁证。”这样的警察也未免太不专业了吧。
影片结尾,秦风似乎早就知道凶手将凶器藏在车里,他一直在拖延时间,希望唐仁找到凶器指正凶手小林杏奈。这个桥段,在逻辑上也不能成立。
即便警察已扣押了小林杏奈送苏察维去医院的车辆,却并不搜查车辆,这也似乎说不过去。按情节设定,苏察维是在送医途中死亡,那么也存在送医途中被害的可能,所以,车辆搜查应该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些细节,似乎都特别地弱化了警察的存在,只为了强调侦探的作用,在逻辑上无法自圆。
再者,密室杀人的推断也不符合理据。
既然密室内只有二人,而且外人无法入内,那么不是他杀,就是自残。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但是几位Crimaster中排前十的侦探却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而要持续到下半段后,秦风才想明白。这也很明显是一个推理上的硬伤。
豆瓣降到5.7分,看来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对于一部贺岁影片来说,新年为了博得众人一笑。聒噪一些,喜闹一些,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推理影片来说,这些推导中的硬伤便是不可呈现的楚痛了。
相比《你好,李涣英》,《唐人街探案3》到影片最后也在揭示着一个“母爱伟大”的主题,但是很明显前者更加亲切自然,真心实意,而后者却是令人沉痛的刻意关注。
影片中的另一个混搭,便是前两部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在这部里大聚集,又揭开了Q的神秘面纱,似乎有一股江山没落的感觉。而唐仁在第三部中,不知是不是异国风情的缘故,多了许多的“黄颜色”因子,逗笑得十分的勉强,给人英雄气短的感觉。
印象中,许多影片形成“三部曲”后,就终结了脚步。
不过,虽然揭露了Q是一个组织,却也让代表Q的田中直已失踪了,似乎又为影片的后续埋下伏笔。
“唐探”走过了曼谷、纽约、东京,希望第四部可以回到中国。
渡边胜那一跪,是因为忏悔。却也由此憎恨秦风,由此联合Q组织上演一出完美的犯罪,让秦风陷入这“完美的犯罪”之中,锒铛入狱。唐仁在狱外,通过推理,二人里应外合,完美破案,抓获Q组织主脑。不仅让唐仁也真正成为侦探,也让秦风刮目相看。
全剧完美收官。哈哈。乱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