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成语故事8:众星捧月/众星拱辰
2019-03-27 本文已影响46人
一竹居
【成语故事】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他很有灵性,在襁褓中便会说话,少年敏捷,长大敦实,成年后世事洞明。
当时,神农氏已老,诸侯混战,百姓遭殃。轩辕就替神农氏征讨,诸侯也表示臣服,除了炎帝和蚩尤。他修行德业,安抚百姓,研究节气,种植五谷,整顿军旅,训练虎豹。在阪泉郊野,他三战炎帝,才征服对方;在涿鹿郊野,他大战蚩尤,并擒杀对方。
天下太平,诸侯众星捧月,尊轩辕为天子。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土为黄色,因此他号称黄帝。
【成语释义】
众星捧月:群星衬托着月亮。比喻许多人拥戴着一个有威望的人,或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众星拱辰:比喻四方归向一处。
【成语用法】
近义词:众望所归
反义词:众矢之的;众叛亲离;孤家寡人
【成语出处】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而众星共③之。”④(《为政2·1》)
【论语释义】
①德:这里指道德,不译。
②北辰:北极星。
③共:通假为“拱”,环绕。
④孔子说:“用德来治理政事,自己就会像北极星,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祝你日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