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完美,拥抱极致
我是米灵儿,来自美丽的新疆,今天由我为大家专属喜马拉雅时间管理叶老师的第37讲,背道德经难吗?
今天听了这一讲,最让我震撼的不是碎片时间,也不刻意练习,而是如何把碎片时间也能做到专一,做到极致。
叶老师为了让堵车这个情境时间能充分利用,就听道德经,让道德经这件事成为习惯,让它不但影响自己还影响身边人,并且还讨论还传授给别人。
更重要的是,通过叶老师的故事让我看到,不是我的装备不够,是我的决心不够,是我拖延和懒惰让我有舒适区一直停止不前行。
我现在有时候都觉得喜马拉雅听书学习好麻烦,同步的逐字稿在平台并不能展示,不像“得到”可以搞抄,做笔记。就算在时间管理公众号可以看到文字稿,我有时候都觉得好不方便。
可是在叶老师最初的时间,连喜马拉雅这个平台都没有。
、
叶老师仅仅是见到德高望重的叶曼百岁老人,就做了人生两个重大的改变:
第一,从那时开始, 开始反思,写晨间日记,写了日记超过9年
第二,把叶曼老师讲述的《道德经》,一共40次课,共81章内容拷贝进手机里,在每天上班的路上,连接上车里的蓝牙,反复地聆听叶曼老师的教诲。
这段真得让我很感动,道德40次课,老师对照书进行了分割,然后81章的第一句话做改成语音稿标题;其次,那个年代,有蓝牙的车都很少,老师专门买了有蓝牙的车。再次,老师反复聆听。
想想自己,喜马拉雅都是整理好的,还可以快进,可以下载可以直接听,还可以自动重复,语音下还有课件和部分文字稿,就这样,我还找各种理由不去听。想起那句话,你只能赚你认知范围内的钱。真是这样,别人把饭做好,我连筷子都懒得拿,成长慢真是怪不得别人了。
每天都在路上听叶曼老师对《道德经》的讲解,日复一日,渐渐地,背诵一部分的《道德经》了,但是这还不够,如何才能把《道德经》学得更好呢?有一天他跟公司的一个副总裁交流,觉得可以每天早点到公司来开晨会,大家一起探讨《道德经》。
这就是金字塔的交流讨论块。
后面又发现早一点出门,错过上班高峰期,路上就不堵车!
早起,早点儿出门,在车上听《道德经》,不是上班高峰期所以一路畅通地来到公司,大家在一起喝早茶,一起探讨《道德经》。
慢慢地,他们的早会就开始影响到公司很多其他同事,最后就变成了他们两人给大家分享《道德经》里智慧。
叶老师高效合理地利用了自己上班路上的碎片时间。
用了高科技的工具(手机和车载蓝牙)。
利用易效能时间管理的“标签秒搜技术”,把叶曼老师讲解的《道德经》,一共40次课,按照其81章的结构进行裁剪,然后再把每一个音频的标题都写成《道德经》原文每章节的第一句话,这样查找起来就非常方便,装进手机里也可以碎片时间时时聆听。
最开始是叶老师一个人在刻意地,持续地重复学习,后来他找到伙伴,再后来就是带动公司里的一帮人一起学习,形成圈子,最后还把这种早起到公司一起学习的行为注入了仪式感,变成每天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上时间管理的各种技巧,再加上最先进的工具与科技,叫上一群人,再给自己的行动注入仪式感......这样就能让我们“小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