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年14:乘坐长途火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直到我参加工作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有好多人没坐过火车——我这里说的火车不包括城际、动车和高铁,更不要说是长途列车了。这些人有的是因为从小到大生活的圈子太小,达不到坐火车的程度;有的是因为家里一向很有钱,稍远一些的路程不是自驾就是飞机,不屑于坐火车。没坐过长途火列车绝对算是一个缺憾,倒不是说长途列车能让你感悟什么,如果说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那么没有坐过长途列车的人就不足以谈民生。铁路的第N次提速以及高速铁路走在世界的前列线上,这都丝毫不能掩盖每年进程返乡高峰期时的一票难求,不能掩盖普快、快速以及特快列车上的乘客拥挤不动的情景,不能掩盖一些城市的火车候车室犹如丐帮总部,又如难民的集散地。
要不要进去挤挤试试大学第一个暑假回家,第一次坐1136次(天津到乌海西)的硬座,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长途列车。行李架上早就被大包小包的行李填满,剩下放不下的大编织袋人们就抱在怀里或者放在中间过道里,坐着的人们都充分利用着自己的优势资源或盘腿或仰头或伏膝或搂抱,过道里站着的人就只能不断调整选择着自己认为最舒服的姿势,腼腆一点的就闭目养神,开朗一点的就摆龙门阵,旁边还有人用超高音的手机喇叭放着当时最火的《月亮之上》为你做背景音乐,还有的人就更决绝一些,就直接躺在座椅下面可以安心睡觉了。想去厕所的劝你一定早作打算,毕竟想走到厕所中间得翻山越岭没有十分钟是到不了的。洗漱池上早就堆满了人和行李,不过这也没关系,反正没有人真的去洗手洗脸什么的。
有怀抱的婴儿哭闹了,妇人就解开一侧衣服给孩子喂奶,不时引来周围的老汉偷偷侧目;深夜不想跋涉去厕所方便了,就找个饮料瓶子解决,那水落进瓶中的声音周围一圈人都听得见;角落里的小情侣——姑且认为他们是小情侣,用双手做着不可描述的事情;卖货的列车员依旧持之以恒的推着小货车穿梭在各个车厢,从你认为根本过不去的过道里挤出一条血路。
我以为我见识了最挤的列车,转过年的寒假,让我更开了眼界。因为没买到1136的票,只能辗转到北京坐K263次(北京到包头)。在北京站上车时,每一节车厢门外都挤了一二十个人,站台上的列车员就负责把要上车的乘客推上车去,两个车厢的连接处看起来已经达到了人员平面排列的最大密度,但是仍旧在不断被压缩。我身边的两个姑娘手里攥着票但因为身体单薄最终没挤上车,我兜里只有一张站台票,但最终仰仗身体优势挤进了门里。车门被艰难关上的以瞬间,感觉车内车外就是两个世界,车外的人如同被遗弃的孤儿,那两个有票的女孩对着车门哇哇大哭,更多的人则紧锁眉头思考自己下一步要怎么走。列车在北京站晚发了二十分钟。
没找到太合适的图,大家自己领会从我上车到最后下车,一直贴在门边无法动弹,由于空间狭小,只能容下我一只脚站立,人与人拥挤不动。开始我还担心查票的过来发现我没票会受到周围人的谴责,后来才发现完全是多余的担心,因为列车员根本没法挤过来查票,更不会见到卖货的小推车。加上晚点的时间,四个小时的旅程绝对是对体能的巨大考验,狭小逼仄的环境,污浊炎热的空气,度秒如年,下车的时候感觉自己都快虚脱了。
有人可能会奇怪既然无座票都是有限的,火车怎么会挤成这样?很简单,因为有更多的人都准备上车补票。巅峰时期一节硬座车厢无座票全部售出的情况下,还能超员50%甚至更多。又会有人跳出来指责铁路总局只管赚钱不管安全了。因为市场需求大,而运力有限,在加开车次达到饱和的情况下,是多卖票来保证运输还是按规定保证乘客数量?从人性化的角度当然是选择前者,更何况是你自己选择要坐的。
其实除去这些经历,我还是很喜欢坐长途列车的。车厢两边的风景慢悠悠的向后闪过,自己一个人可以充分享受安静悠闲。愿望是这辈子可以坐一次K19次,从北京一路坐到莫斯科,当然最好身边有个喜欢的人。
放心,这车不会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