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的故事
1969年春,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参加了学校田径运动会,项目是二百米跑。学校没有像样的操场,比赛就在村子崎岖不平的大街上举行,起点是东大门。“坊岭街,二里长”,街两旁站满了围观的老老少少,对于偏僻的乡村来说,运动会是件新鲜而热闹的事情啊!
第一次参加比赛,我既紧张又喜悦,特意穿了一双新鞋,头发用手蘸着水抿的光光的。听到检录员喊叫,立即局促的站到起跑线上,向左右一看,顿时傻眼了,都是些高年级学生,高出自己一头还多,他们正不解的朝着自己发笑呢。这时,老师走过来附在我耳朵上说:“编组编错了,没法改了,就这样吧,你只要跑下来就行。”我一头雾水。发令枪响,他人箭一样冲了出去,我茫然的小哪吒似的极力迈动着两腿向前鼓涌,远远落在后面,两旁观众笑的前仰后合。奶奶听说宝贝孙子参加比赛,一大早就背着妹妹过来观看,见状既心疼又生气,怒冲冲找到本族一位当老师的叔叔,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叔叔赶紧赔不是,做出解释。
这件事好像并没有对我造成多大的心理影响。初中期间,公社每年举行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都抽调我和一位姓栾的同学到会服务,或拉终点线,或丈量跳远距离,或记录成绩,我兴致很高,干的一兜劲。运动会前,公社教育组举行预备会议,总裁判长拿着秩序册安排任务,我听得那样认真,坐在老师们中间感到庄严而自豪,会后主动和有关人员对接。会上发到一张餐票,比赛日中午,从运动会举办地袁家中学伙房领到一碗大锅菜一个馒头,吃的津津有味,像是高规格待遇。运动会上小将们生龙活虎的拼劲和矫健身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我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产生了持久的激励作用。
随着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成功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是年十月,上级业务部门举办全系统健身运动会,各县市区纷纷组队参赛。当时我在高密市局分管机关工作,除了精心筹划、积极备战外,自己带头报名参赛,项目是五千米健步走,决心创造佳绩,为单位增光添彩,以此鼓舞大家斗志。
之所以报这个项目,而且信心满满,是因为走路是我的强项。高中期间,学校离家十华里,春夏秋都是通宿,路上疾步如飞,同伴时常展开竞走,从未迟到。考入师范,学校离家三十华里,往返都是靠两张大脚板,有时太阳快落山了,突然想回家,甩开大步,抄小路,过沟爬坎,来个急行军,到家有时还能赶个饭尾。次日一早踏着晨露或伴着寒星再速速返回。在县城工作后又走了半年。对于走路,我似乎有一种轻松愉快之感,一踏上路途就生出奔放的激情。赛前测试,成绩也相当不错。
比赛在潍坊八喜体育场举行,现场彩旗招展,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五千米健步走安排在首个比赛日最后,一同上场的有六人,裁判重申了一遍比赛规则,发令枪响,激战开始。我势在必得,率先发力,第一圈,领先;第二圈,拉开距离;第三圈,优势继续扩大。挥汗如雨,加速、加速,咬牙坚持,到了最后一圈,已领先近半圈,胜利就在眼前!得意之时,同事跑上来焦急的大声嚷:“后面几位开始跑开了,你也快跑吧!”跑,那不是明摆着犯规吗?边线员在紧盯着啊,不能前功尽弃。我的规则意识还是很强的,只是拼命向前冲刺。突然,后面两位跑着上来了,从身边超越了,接近终点才变成走。我眼巴巴只拿到第三名。
同事忿忿不平找到裁判交涉,裁判先是沉默,然后吞吞吐吐的说:“这是职工内部比赛,有点趣味性质,不是严格的专业比赛,谁都可以跑几步啊。”让人啼笑皆非,与宣布的规则自相矛盾。
我疲惫的拿着矿泉水瓶子在场地上边走边喝,望着落日的余晖,起伏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自己已经尽力了,用事实证明了自身实力,重要的是体现了自身素质,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公道自在人心。想到此,所有的纠结都释然了。
事后,上级业务部门几位领导来高调研,饭桌上谈到此事,他们似乎有点不好意思,笑吟吟对我直言:“冠军应该是你的!”我无语。
这次运动会上也有意外收获,那就是带领二十名队员参加了开幕式大型太极拳表演,表演的是新推广的十六式太极拳,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太极拳,随即被它那松静自然、柔和舒展的气韵吸引住了。运动会一结束,就和文化广场一个太极拳练习点联系上了,在老师指导下,从零开始,一招一式地进行了刻苦的系统学习,置腰酸腿疼于不顾,早出晚归,不避风雨,寒暑无间,学会了二十四式,又学四十二式、十四八式,学了杨式,又学吴式、陈式,学了拳,又学剑,乐此不疲,踌躇满志,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决意摘取这颗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当时的热情从自吟的句子可见一斑:
黎明时分夜色暗,
黑云低垂雨绵绵。
太极健儿先行早,
披风沐雨奔公园。
热血能把寒融化,
细雨更把豪情添。
练得一身好筋骨,
笑傲江湖气浩然。
市里成立太极拳协会,自己被推选为副主席兼秘书长。
2010年6月,山东省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在潍坊举行,协会组队参赛,我毫不犹豫报名了,报的是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对吴式太极拳我喜爱有加,对当代吴式太极拳传人李秉慈佩服之至。
潍坊体育馆,云集了全省一千二百多名选手。我的性格虽属内向,但有时表现欲是很强的,尤其对喜爱着迷之事。轮到比赛,气定神闲走上赛场,哨声一响就进入状态,动作舒缓而有节奏,好像不是在比赛,而是在伴着优美的音乐晨练,眼前没有裁判,没有对手,也没有考虑胜负,姿情尽意,完全陶醉在太极拳无穷魅力中。比赛结束,抱拳施礼,转身下场,感觉良好。
成绩公布,名字赫然名列年龄组第一。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不胫而走。对我来说,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人们常说,太极十年不出门,自己只是学了点皮毛,花架子而已,离太极精髓差之万里啊!意外折桂使我心里像喝了美酒一样甜蜜。一位参赛的队友从小练拳习武,曾多处拜师学艺,得到过太极名家指点,论基本功和实战功夫远远在我之上,却只拿到了第十二名。
返回的火车上,这位性格爽直的队友很是委屈,我也感觉不自在,不停的剖析自己,劝慰对方。
慧心曰:赛场风云瞬息万变,个人状态和时运,裁判职业素养和评判标准,都会影响其成绩,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可因侥幸夺冠而洋洋自得,也不必因成绩差强而心灰意冷,唯得自知之明而精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