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3个问题,关于学习的灵魂追问。

2019-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青鱼1234

01学习过程中应该多犯错,还是尽量不要犯错?

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人生病了去看病。他有阴阳眼。他就看到好几个大夫的门口排着很多冤魂。还有一个大夫门口呢,一个冤魂都没有。然后,他就选了这个大夫。结果他被治死了。

到了阴间,他问阎王:为什么我会死?阎王说:因为给你看病的这个大夫。他是个新手,基本没给别人看过病。

学习的过程中,犯错会加深我们的印象,让我们去深度理解这件事的意义。

让我们的大脑去记住这件事很重要。

02为什么传统教学的死记硬背,学习效果不好?

本书提出一个“分步反馈法”。

我来举一个例子。

假设我们现在还在学校里学习。

今天参加了一门课的考试。做了一份试卷。结果交上去之后,老师没有批改。你也没有去查一查那些不会做的题目。那么这份试卷相当于白做。

那么如何运用分布反馈法呢?

001把错的地方打个叉,然后发回试卷。(不好的反馈)

002给出正确答案。(一般反馈)

003告诉你,为什么选c。(较好的反馈)

004 把错误的这一题记到错题本上。(自我反馈)

005 过一段时间把错题本上记的错题拿出来看一看。再做一做发现哪些掌握了,哪些还是没掌握。(进一步反馈)

006把错题本上的题再分析分析。自己在哪一种题上比较容易犯错?(更进一步反馈)

007 进一步梳理出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把反馈做到极致)

分部反馈法就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反馈。达到是让人产生深度思考的目的。学习是需要自我思考才能最终掌握的。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03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记忆呢?

书中提到的一点是“提取练习”。学会之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樊登就说过他在快速地读完一遍书之后。第2遍就开始翻书,自己做一张思维导图。提取书中的关键点。然后再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就形成了他的讲书稿。

提取信息内容比反复阅读有效,可以帮助记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敢于试错,分布反馈,提取信息。有了方法,不做学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