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系列

一代霸主齐桓的烦恼,每个人都有逃不开的因果

2021-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长乐心晴

齐桓公当年为了争夺权位,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唯一有资格和他争夺皇位的兄弟公子纠。

当他听闻公子纠死讯的时候,心里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公子纠的死代表他终于可以安安稳稳当上齐国的王了。

所以面对兄弟的死,齐桓公不仅没有一点难过之意,反而是欣喜欲狂。

只是任何事情都是此一时彼一时,站在不同的角度,坏事能变好事,好事也能变坏事。

齐桓公自己也有许多儿子,虽然他当初为了争权而对自己的兄弟毫不手软,但是他看到自己那么多儿子,却实在不想看到自己身故以后,儿子们也因为争权而互相残杀。

所以在面对应该立谁为太子时,他就一直特别犹豫。

最好的做法当然是能够选出一位贤能的儿子当太子,这样其他儿子也就能心服口服,不会再做无畏的争斗。

但就像《大学》所讲,“人莫知其苗之硕,莫知其子之恶”。

人这一生最不容易的就是了解自己,其次是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个问题就在于人是很容易产生执念的动物,一旦有了感情的夹杂,就很难用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这个问题放在夫妻关系上也很适用,好多夫妻为什么过了一生,还是依然不了解对方,就是因为里面夹杂了太多的情感因素。

齐桓公绞尽脑汁希望能选出一位贤能的儿子继承王位,但是选来选去,还是选了一位他最喜欢的郑姬的儿子公子昭做了太子。

在历史中,会发现许多人性的规律,比如说在皇家,君主都有众多嫔妃,如果母亲不得宠,那么儿子势必很难得宠,也根本不可能有竞争权力的资本。

爱屋及乌这个规律就是人性的规律,反过来说如果特别讨厌一个人,那也自然会厌屋及乌。

今天很多离婚家庭一旦离婚,不是爸爸和孩子失联,就是妈妈和孩子失联,有人会奇怪怎么有些父母可以舍得下自己的亲生孩子?

如果你懂得爱屋及乌和厌屋及乌这个规律,自然也就明白这其中的原因。

如果为了避免让孩子一生都活在不是少爸,就是少妈的遗憾中,那么就要清楚在婚姻中最重要的不是夫妻各自能够挣多少钱,而是夫妻双方能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关系,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有爱的环境。

齐桓公在已经六十多岁的时候,才立了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八岁的公子昭为太子,然后又很担忧公子昭还没长大成人,他就已经死了,到时候免不了他的儿子们又要开始一场腥风血雨的王位之争。

齐桓公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最早卫姬也曾是齐桓公特别宠爱的妃子,在卫姬刚刚有孕的时候,齐桓公就信誓旦旦的许愿,以后一定会立卫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

卫姬抱着这个美好的希望,一直认为齐桓公会立自己所生的公子无亏为太子,这不仅是因为齐桓公曾亲口许愿,更因为公子无亏本就是长子。

但是随着齐桓公的好色,后宫的美人越来越多,齐桓公忙于应付那些新来的美人,自然就慢慢对卫姬冷淡了。

卫姬因为嫉妒和失宠对齐桓公也越来越不满,所以公子无亏虽然看着也有武勇之气,但是因为母亲的原因,跟父亲也并不是很亲近,齐桓公自然不喜欢这个儿子。

只是公子昭遇事不够决断,也并不是最出众的儿子,虽然他最得齐桓公的喜爱,但是依然被众兄弟所嫉恨。

在齐桓公奄奄一息的时候,诸位有实力的公子就各自纠结了人马,准备篡权夺位。

齐桓公活着时绞尽脑汁想办法避免儿子们为了争权而产生了斗争,但是到最后也没能随他所愿,儿子们最终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是展开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

人生是一个圆,起点在哪里,往往终点也会在哪里。

皇室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特别令人向往,但是背后所带来的残酷斗争也让人不忍直视。

人面对巨大的权力和财富的诱惑,总是很难冷静地去面对。

但是不能放下贪念的执着,也很难去挣脱因果的束缚。

这就是人生的奇妙之处,放下就可以得到解脱,但是放下的智慧真的很难拥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