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教里“禁忌”的思考
为什么很多宗教都有各种各样的禁忌?凭什么不能喝酒,凭什么要饮食洁净,凭什么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凭什么要把头发剃光?Iannaccone 1992年发表的文章Sacrifice and Stigma给了一个非常精妙的解释,成为后来宗教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之一。
理解这一问题的要点在于:宗教为信众提供许多俱乐部物品。不仅有来世的快乐,还有现世的福利。比方说,如果信众陷入困窘,教会要给予接济;如果对方也信教,和对方做生意可能更放心;待在教会里可以结识很多朋友、展开愉快的聊天。这些都是好东西。
为什么说这些是俱乐部物品呢?说白了就一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你在教会里的付出,包括金钱、时间和爱心,受益的都不止你自己,还有别人。同样,如果你享用教会的资源,你也在享受别人的付出。用经济学的话,这些付出是有正外部性的。
但是,对应正外部性的词,是搭便车,原因很简单——付出全部属于自己,受益却不完全属于自己。既然自己享受不到全部好处,那就干脆留点力;既然别人干的能够惠及自己,为啥不坐享其成?解释这个原理,最好的例子就是:宿舍一般都比较脏乱。
禁忌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按Iannaccone的思路,快乐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的,代指宗教之外的快乐;一种是宗教的,既取决于你自己的付出,也和其他教众的付出有关系。禁忌,相当于告诉你:如果要入教,可以,请抬高自己享受世俗快乐的代价。
为什么抬高享受世俗快乐的代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再用一个例子来说这件事。假如之前有两种水果,橘子和梨。你平时买五个橘子,三个梨。可是,突然有一天,橘子价钱变贵了,那就只能少买点橘子,多买点梨。最适合的消费计划,现在可能是四个橘子,四个梨了。
宗教的道理是一样的。本来,一个人花在世俗和宗教上的时间可能是五五开;现在,宗教把享受世俗快乐的代价抬上去了。喜爱美人?不可淫邪;喜欢物质?打烂你的高广华丽之床;贪口腹之欲?不让你吃好多肉。就算让你吃,也要折腾你半天。
世俗快乐和宗教快乐,两者相对价格的变化有两个后果:一是一部分道心不够坚定的道友,就自己退出了。这些人对宗教评价低,对世俗评价高,就算进来了,也不会为俱乐部物品付出太多;二是留下的这部分人,他/她要为宗教付出更多,因为宗教快乐现在相对更“便宜”了。
总之,禁忌相当于起了两个功能:一是筛选,筛掉那部分“心不诚”的人,确保剩下来的都对宗教评价都比较高;二是解决外部性。通过相对抬高世俗快乐的价格,降低宗教快乐的价格,确保你把更多精力花在宗教上。而这会增强教会提供俱乐部物品的能力,每位教众都因此受益。
所以,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小教派,规矩名目繁多,但进去以后教众之间纽带很强,确实在互帮互助;有些宗教教规慢慢崩坏,很容易就能绕过去或者“变通”,整个宗教也就慢慢衰落了。Iannaccone的原文有严格推导和一些实证,对理论和分析细节感兴趣的可以参考。
最后,简单说明三点:首先,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何禁忌广泛存在”,但具体教派的具体规定为什么是现在这个形态,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次,宗教经济学真的是个蛮有意思的分支。有兴趣的知友可以参考最后列的两本书。经济学理论,还是蛮强大的:)
第三点是最关键的。这个理论对我们回答这么一个问题很有帮助:批评、排斥和对抗一个宗教,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处处遭遇抵触情绪,实际上也起到了抬高教众参与世俗生活成本的效果。根据前面的分析,一部分人会离开,可剩下的人也会变得更加虔诚。
参考文献:Iannaccone, L. R. (1992). Sacrifice and stigma: Reducing free-riding in cults, communes, and other collectiv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71-291.
两本有趣的书:Stark, R., & Bainbridge, W. S. (1996).A theory of religion. Rutgers Univ Pr.
斯塔克. (2005). 基督教的兴起: 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思. 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