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辩论
11月,天气渐冷,综艺节目的氛围却愈发热了起来。《奇葩说》《明星大侦探》相继回归,让每个周末又增加了许多期待。比起《明侦》预热、开播两周仍未入佳境,《奇葩说》显得愈发精彩纷呈:不但新奇葩平均水准比前几季高,基本都能进行有价值的观点输出,鲜有靠插科打诨来博取眼球,而且在队长首秀赛中,导师+队长亲身上阵的豪华配置,在开播第二周就给观众呈现出了堪称经典的一场比赛——“博物馆大火,救画还是救猫”,正反双方都贡献出了能够出圈的高光时刻,场上比分也一再大幅度反转,让人思维激荡,大呼过瘾!
作为一个《奇葩说》老观众,其实我与辩论的缘分始于更早以前。在中山大学读书时,我加入了系辩论队,深深地体验过辩论赛那令人废寝忘食的煎熬与魅力。中大的辩论传统由来已久,实力很强,马薇薇、邱晨都曾是中大辩论队的明星辩手。我们入校时,中大校队刚好在上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中获得了冠军,全校的辩论氛围非常浓厚,大部分的系,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理工科,都有自己的辩论队,以求经过层层PK,为校队输送新鲜血液。
当时的我是一个急智不足、口才一般、习惯回避冲突的孩子,其实很不适合辩论场这种拼刺刀般的对垒形式。但我很喜欢拆解辩题、组织文字的思维乐趣,也很喜欢在近处体验辩论场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于是,我做了系辩论队的幕后角色,参与备战破题、资料收集和战术讨论。正式上场的队员中,有与我感情甚笃的好友。尽心尽力协助他们备战,看着他们带着我们共同的思考成果上场实战,真的是与有荣焉,所以也很理解庞颖说“我这次来就是为了协助青云拿到bbking的”。这种协同作战的感觉很热血,所以团队止步N强的时候也会有'So that’s it...'的浓浓失落。但那一段经历,真的是年轻最好的姿态。
6年前的《奇葩说》,让辩论又回到了大众视野,也回到了我的生活。虽然它作为一个综艺,很多时候会从节目效果考量,突出了一些幽默感强但深度不够的论述以迎合部分观众,但也确实在许多精彩时刻,给予了我们耳目一新的观点和直击人心的启发。一个综艺能做到思维密度如此之高,已经十分难得了。
看这个节目,让我不止一次地思考:辩论的意义是什么?由此,也逐渐回忆起当年指导老师教过的基本观念:
1. 辩论的本质在于说服场下的评委和观众。别看正反双方的辩手们在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其实他们从来没打算说服对方。因为每个辩题的正反观点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否则辩题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辩手们拿到自己的持方,无论本人的天然观点如何,都要想方设法站在持方的角度寻找合理的论点和论据,撬动场下的评委和观众,赢得更多支持。因此,正反双方看似在对话,实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对场下受众说,诱导、戳穿对方的弱点也是为了展示给场下的人看。搞清楚自己说话的真正对象是谁,对辩手而言非常重要,这样能避免情绪被对手牵制过多。日常与人发生冲突也是同样道理,要想清楚事情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是靠吵赢对方,还是靠争取周围人的认同和支持。
2. 最厉害的论据是“常识”。破题的时候,辩手通常绞尽脑汁想找到新奇的角度和论据,觉得这样才能让对手和受众出其不意,无可辩驳。事实上,巧妙的切入点配上“常识”性的论据,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所谓常识,就是容易达成共识、产生共情的认知,只是可能受众一时没有将它与辩题联系起来。事实上,这一点在文章写作中也很重要。
3. 辩论能够给予我们一个打破固有观念、提升思辨能力的机会。无论是打辩论赛还是看辩论赛,都能让我们对一个习以为常的观念进行重新思考,而且是从正方双方、多个角度、多重层次地思考,时而醍醐灌顶,时而怀疑人生。同时,也能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思维被别人操纵是多么容易的事,短短的几十分钟里,就能被翻来覆去地说服、摆布。这就警醒我们,平日面对大众媒体和网络渠道的种种信息,尤其是能轻易激起我们某种情绪的信息时,要退后一步,冷静下来,转换角度再想想,保持独立思考。
“真理越辩越明”,这句话其实也是存疑的。很多时候,“真理”不过是由辩赢了的一方来定义。但是,辩论确实能够让我们在思维之海中,潜入得深一点,再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