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看不到别人的好
人的出发点会影响思考与判断,《I'm OK -You're OK:A Practical Guide To Transactional Analysis, Thomas A.Harris》一书里讲,人生大抵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I'm not OK ,and you're not OK.
I'm not OK ,and you're OK.
I'm OK ,and you're not OK.
I'm OK ,and you're OK.
你为什么看不到别人的好在我们幼年的时候,很少被肯定、被赞美、被认同,而总是被指责的对象,那个时候的我们,没有为自己辩护的能力,以至于出了问题就都是我们的问题,以至于,我们形成了一种这样的思维:
I'm not OK ,and you're not OK.
在后来我们进入了学校。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时候,我们经常面临的窘境是:“我错了,你们都对”。这种早期的状态,常常会影响绝大多数人以后的状态。早期的“被压抑”最终可能形成日后的“报复式反应”。于是,绝大多数人稍不注意,就终生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阶段之间穿梭:
I'm not OK ,and you're OK.
I'm OK ,and you're not OK.
大多数人永远无法进入第四个阶段:
I'm OK ,and you're OK.
处于第二、三阶段的人,着实见不得别人“的”好,加上一个“的”字,我们就更容易看清楚根源。
“见不得别人好”,这里的“好”是指整个状态,包括“变得更好”。
“见不得别人的好”,则是指“见不得别人的好处或者好的地方”。所以好地方全被否定、被掩盖,这就是我们说的“见不得别人的好”。
究其根源,可以从我们的成长轨迹中去寻觅。在这里无意批评某种教育制度或是某种教育方式,意在讲述形成如此思维的原因,从而更好的接纳自己,以便采取更好的策略,让自己由知道第四个阶段,到可以做到。
在我们入学前,我们的父母会去拿我们和别的孩子比较:你看看人家隔壁小红,都能帮妈妈做事,你看看你,只会玩,一点儿夜不听话!你看看,人家小强,一顿吃两碗饭,你才吃一碗,所以老是长不高……如此的对比,“别人家的孩子”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没少听到。
可每个孩子都渴望在父母的心中,自己是最棒的,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赞扬和肯定。而比较的过程,会让我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感受到的只是指责,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对于“小红”“小强”……一定不是赞赏,哇塞,他比我优秀,我要向他学习,而是,讨厌死了,谁让你做的这么好,都是因为你的好,所以妈妈总是来对比我的不好。在如此的环境下长大,我们变逐步形成了一种:我才不要看到你的好,你好了,就意味着我的不好。没有人喜欢被否定。同时父母看待我们的方式,又内化到了我们内心,我是不好的。在这种状况下,就形成了第一个阶段的思维:
I'm not OK ,and you're not OK.
幼年时很少得到来自父母的肯定、赞扬、认可,于是,入学后,我们将自己的需求投入到了老师那里。可是,每个人的出发点(角度),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尤其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为他们成绩好,意味着老师的教学是很有效果的。而且在教师之间的评比过程中,高分学生多,也会让老师在学校的绩效上比较好,如此也间接证明了老师的教学水平高。在这样一种体质下:
当别的同学成绩好,就会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关注,甚至可以得到奖状、奖品之类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甚至都没有人来关心你。甚至还会被老师骂:你看看,同样是学习,人家怎么可以学的好,你干嘛去了!而回家又会被父母一顿骂。如此也间接意味着自己不优秀,有可能会暗下决心好好学习,但很少可以真诚、一脸崇拜的去赞扬成绩好的人:哇塞,你太棒啦,可以得到奖状,老师又喜欢你!而一定是:TMD,这个成绩好的人怎么不是我!
你为什么看不到别人的好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曾经渴望的被关注、被认可、被赞扬、被肯定全都给了别人,而这些又是自己一直想要却怎么也获得不了的奖励。在这个情况下,渐渐的就会形成第二个和第三个阶段的思维模式:
I'm not OK ,and you're OK.
I'm OK ,and you're not OK.
步入社会后,经历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年的如此思维的“磨练”,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思维非常容易陷在第二、三阶段,见不得别人好,见不得别人的好。如此自己也无法提升,也非常痛苦。虽然知道
I'm OK ,and you're OK.有这样一种境界,可就是臣妾做不到啊!
对于这样一种思维,首先意识到其形成的根源,接纳而不是指责自己。这种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在帮助我们成长,在激励我们前进,甚至说这样一种思维保护了我们。让我们一直有一颗上进的心。
可我们需要再次问自己一个这样的问题:
未成年之前我们的需求/最想要是什么?如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现在我的需求/最想要是什么?如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仔细思考后,你会发现,未成年之前,我们更多的是对于生存的需求、被爱的需求、自我价值被肯定的需求。这些通过成年人的镜子来照见我们自己。那时的我们需要被肯定、被赞扬、被认可、被尊重,那时的我们太幼小,没有能力自己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
可是,对于成年后的我们,已经完全有能力自己满足自己以上的需求,而这种需求不需要再从外界获得。只是我们早已经习得了只有从外界才可以获得力量这样一种思维模式。成年后,我们更应该关注在自我的成长、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自己来满足自己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人的优秀、他人的成功不会像幼年时代、学生时代那样对我们造成“威胁”,这个过程我们不需要从外界获得力量,因为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发动机,我们的关注点需要转移到“自我成长”,而不是来自于外界的认可。
当意识到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后,可以通过自己有意识的训练,帮助自己达到第四个境界:
首先,有意识的告诉自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之上。而不是放在别人的“好”与“错”之上,那时别人的事情,与我何干?
其次,若我有空闲的时间,可以去看看那些人哪里做对了,哪里做的很好,以便我吸收经验,获得成长。
总有些时候,我们会自动化思维的去和别人比较,最终发现当下自己就是不“OK”,在这样的时候,接纳自己,改变一种旧有的思维模式,用新的思维模式取代需要给自己时间改变和成长。并告诉自己,当下的任务只有一个:成长。
你为什么看不到别人的好归根结底,我们看不到别人的好,是唯恐别人的好会像幼年、学生时代那样把我们比下去,唯恐自己落后别人。可世界之大,总有人比你强,也总有人比你弱。如此比,能比的过来吗?那么即使你在社会上成功了,又能证明什么呢?我们无需再像学生时代那样去证明自己什么,也早已离开了原来的环境,又何必刻舟求剑!成长才最重要。如果成长真的发生了,证明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再说,成年后的我们,完全可以自带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