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的妈妈

2019-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歌随心飞

        妈妈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16岁爸爸离去,18岁妈妈离开,由于从小特殊的生活环境以至于后来的妈妈总是“口是心非”。

        记忆中的妈妈就已经是嫁到老王家的大媳妇,老王家世代勤俭质朴,忠厚善良。妈妈来到王家可以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亲情。那时爸爸还在部队,家里基本都是未成年的姑姑和叔叔,妈妈成婚后和爷爷一起承担了家里所有的体力活,奶奶对于这样能干的媳妇也是捧在手里,疼在心里,只要有好事情总是会第一时间先想到妈妈。妈妈也把整个的自己,交托给了这个给她带来安全感的婆家。我们一大家在四合院西南角的小屋里虽然拥挤,苦中有乐的生活现在想想都是满满的回忆……

        在生下妹妹的时候,刚好赶上计划生育,顺应政策妈妈做了节育手术。在这样一个很小的手术过程中,由于医生的失误导致在结扎输卵管的时候碰到了大血管,导致妈妈大出血,记忆中的一条粗布棉被整条被子都是血。回到家中的时候妈妈的身体急剧下降,导致最后水米不进,寒冬腊月快过年的时候妈妈提出要到县医院给她再看看。那时候妹妹还抱在怀里,也许人真的对自己的生命有预感,妈妈把后事都安排好了,如果万一她不在了,把我送给没有女儿的大姨,把妹妹送给一直不孕的小姑,在这样的背景下家人用当时仅有的交通工具手推车带着妈妈的全部家当,在村里赤脚医生的陪伴下来到了县城人民医院。当时的情况很紧急医院看到在平车上的妈妈拒收治疗,在爸爸找到在县医院邻家姑姑后,再三恳求妈妈被安排进了住院部,治疗的过程就不一一叙述。好在有上天的眷顾妈妈再续生命,为了方便照顾妈妈的身体我们一家4口开始了在县城的生活。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发现原来我有个“口是心非”的妈妈。一个家庭难免会有家常理短的事情发生,我们家也不例外。小姑一直不能生养,平时不管我妈怎么说小姑但是只要想到她没有孩子,就和爸爸一次次为她找合适人家的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位叔叔的介绍下为小姑抱养了一个小姑娘,当时小姑正小产身体没有恢复,妈妈就把这个小姑娘抱在我家一养就是两个月,后来小姑来抱的时候妈妈都有点舍不得。像这样照顾我们这一辈孩子的事情一直延续到叔叔的两个孩子长大,她都是“口是心非”的做着一个老妈妈的事情。记忆中的妈妈不光是对小辈照顾,就连她们这一辈虽然她只是嫂嫂或者姐姐,但更多时候扮演着妈妈的角色。从我们家两次在老家盖房子,到叔叔和姑姑,还有小姨和姨夫生病,看病到最后丧事的料理,妈妈“口是心非”的一件件一桩桩尽心尽责的做着……这些只是在生活中看到妈妈所做的大事情,一些生活琐事和对我们的照顾一辈子从来没有停下过。从年轻美丽的大姑娘到现在步履蹒跚的老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妈妈总是顾全大局,照顾别人,只是在闲暇的时候会和爸爸絮絮叨叨,好在爸爸会用他的方式帮助妈妈转换她的心情和情绪。作为子女的我见证了他(她)们之间的真感情,没有过多的仪式有的只是彼此的扶持和陪伴,但是这恰恰酝酿出了耐人寻味的醇厚的家的味道,不管是以前拥挤的小家还是现在宽敞的楼房,只要有你们家就特别的温暖,温馨和踏实。

          岁月,是一个无情的侩子手。它让我们逐渐长大,却也让父母逐渐衰老。当父母因为年迈而渴望我们在身边,一如儿时他们呵护我们一样照顾他们的时候,我们却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常年奔波在外。那种感觉,就像年迈的父母蹒跚的站在小路的那一端,看着我们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不舍的目送着,凝望着……所有的感情都是为了相聚,唯独父母和子女之间被岁月割舍的渐行渐远,这种情愫也只有为人父母和子女一代代的在体会和延续着……

      回首往事,点点滴滴都可以唤起内心的温暖。父母对我们的爱,总是那般厚重,那般无私。仿佛他们一生的交付,只是为了陪伴我们的成长,做一个守护者。“口是心非”的妈妈女儿现在看到你更多的是心疼,一遍一遍在心里祈求上苍让我可以陪的你更久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