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说】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集是【文说】系列的最后一集,我得说点儿实话,或许有人看完后就不再那么纠结更文这件事儿了,或许有人会摸鸡蛋、找砖头!如果您有空慢慢看,一定会喜欢!
文章对于爱看、想看文章的人来说是文章,对于不爱看或不想看的人来说,啥也不是!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理”要讲给懂道理的人听。文章也一样,文章是写给某个人或某一类人看的,故事是讲给爱听故事的人听的。
不想看或不爱看文章的人很多,也很正常,读文、写文毕竟只是一种健康的个人爱好,是在生活中学习、积累、提升、丰富的众途径中的一种。
有人爱看比赛,有人爱听戏,有人爱追剧,有人爱干活等等。只要是在生活实践中思考了、感受了,并持续积累、飞跃(量变引起质变)了,人的境界就会相应地有所抬升。
许多没上过学的人、没看过《四大名著》的人,照样可以做到内心丰润、行为和谐、谈吐不凡。社会也是一所大学,人生本来就是一部无字天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不爱看跟不想看是两码事。“不爱看”是不看文章的一类,“不想看”是看文章的一类,只是此刻、此篇不想看而已。
人想看文章,除了前提是得有文章看之外,还得有空闲、有心情看。打发时间、心情平静时,你可能什么都想看,连广告都不放过;时间紧、心神不宁时,再好的文章恐怕你也很难看得进去,除非是要现用的、特别重要的文章。
人喜欢看文章,最根源处还是好奇心作祟和无聊时的惯性选择。好奇心有很多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人最后是什么下场呀?”等等。
无聊时的惯性选择,这是个人与爱好相互耦合、不断扩展延伸的结果。你喜欢什么或偏好哪一类文章,就会偏向于选择关注什么,选择了之后就会对这方面的信息或行为更敏感、更深刻,下次在遇到同等机会选择的情况下,你会习惯性选择这个,循环往复。
这就像现在网络上经常个性化定人推送广告一样,说得通俗点儿就是“中毒”或“上瘾”。
但惯性选择有时也会走向相反的方向,量变引起质变,爱而生厌。因为同质的文章看得太多,新鲜感消失,已不能满足读者内心不但增长的好奇心了。
这跟人和人的关系一样,从相互好奇走到两情相悦,再到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江湖再见。人和人的关系与人和文的关系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利益牵连,不能说散就散。
那有没有办法影响这种结局呢?有,一是增加读者流量,总有人会喜欢,“不停地谈恋爱”;一是盘活读者存量,不断地创新、拓宽挖深内容,自我革命,控制热度,“比翼双飞”、“天长地久”。
文章好不好,好文章对读者的影响是否深远,也许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也许跟文章本身的关系没那么大。
读者从一篇文章里读到了什么,除了文章内容的给予,主要还是看读者自身的即时悟性,这里面包括有读者内心情感和思想的积累与潜在诉求。
我们都知道《孙子本法》,孙膑和庞涓也都读过,但每个人从中所得皆不同,运用到现实中产生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读者本身就是这么想的,或是潜意识里是这么想的,正好读到一篇文章,印证了或打通了读者内心的所思所想,于是就产生了共鸣,就被读者认定为好文章。
就像我们有时会去询问别人的意见,但我们不会盲目听从,其实我们内心隐隐地已有了答案,咨询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想法有所优化和加强。
当然,别人有预谋的技巧性的误导除外,别人处心积虑挖的坑,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并避开的。
情感也一样,同一件事情,有人觉得可怜,有人觉得可恨,有人觉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然,无论别人接受不接受,主旋律还是要弘扬的。
读者读文章其实是在平衡自己不平衡的内心,当你长期处于松弛状态时,你需要适度紧张,正好看到有人写“人生苦短,只争朝夕”的“鸡血”文章时,你立刻会点赞。
当你此刻看到有人写“岁月静好,能倒就倒”的“鸡汤”文章时,你恨不得喷他一脸,反之亦然。文章不变,读者与文章的缘分很重要。
一篇文章能刺激到读者的内心感悟,搅动或打破读者原有的内心平衡,在读者的思考下去建立新的认知及情感上的动态平衡,就是好文章。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没有人人叫好的文章。
写出好文章,需要作者的感悟、才华、写作技巧上不断积累,但三者又不是按比例勾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不断练笔、修改,对文章的水平提高有好处,熟能生巧嘛,但最终还得靠悟性,或者说是天赋,也得看机缘巧合。“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有的文章本来写得不错,作者改来改去,想做到面面俱到,最后改得一塌糊涂。
综上,我们不需要在写文章这事儿上死磕,也不要太在意名次,文章只要有人看就活了,就有其存在的意义。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除了平日以写作为生计的人,谁能在这“深渊”里耗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一个爱好而已。
我们在简书里玩,是因为简书里聚集了一群爱写文、看文的人,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大家以文会友,以心交心,只要是真诚的文章,都值得点赞;只要是自己想看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我们不用盲目崇拜,也无需傲慢和偏见,平常心就好。每篇真心铸就的文章都有其可读之处,就看这文章跟你有没有缘分,能不能擦出火花。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个认真写文的人,都是在写一种态度,写一种风骨,写一种人生!
最后,用我最喜欢的苏轼的《定风波》里一句词作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好和我主页个性签名中的“歌悠扬、字清纯,一蓑烟雨任平生”呼应一下。
小五手绘助飘【文说】这个话题,旨在说说个人对文章的一些感觉和感受,既然是说,又是飘文,不免有写得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海涵,欢迎友友们在评论区讨论、议论、提议、拍桌子、扔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