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语文 语花读书

《把时间当作朋友》书评

2023-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失落的艺术

一、内容简介

这本书的作者是前新东方英语教师李笑来,他依据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自身独立思考的一些文章,合编成了这本书。此书大致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现实问题,开启心智和解决办法。

在现实问题中,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普通人都会犯的一些错误,以及一些我们认为看似很简单,在生活中也熟视无睹的道理,而我们却屡屡陷进去,却不能够进行深刻领悟它们,例如,焦虑,慌乱,速成绝无可能,努力是无需多言的等等。

在开启心智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体验、试错、阅读途径开启,而且主要手段是思考,即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正确的思考。作者用达尔文的进化论举例,告诉我们,只有用科学的思维才能突破自身经验的局限,甚至人类的局限。

在解决方法部分,作者特别提到了感知时间的能力,给我们介绍了李敖的基于结果的时间日志发法和柳比歇夫的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方法。最后,只要我们通过不断的重复,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会越来越精细,我们也就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内容,作者还给我们讲解了关于如何正确思考,如何交流沟通,如何培养耐心,又如何进行积累等等的技巧和方法。

二、我的感触

1. 获取更多知识几乎是开拓我们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

获取知识的途径包括,体验(五感,视听嗅味触),试错,观察。可是这三种途径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有些知识不能通过体验获得,因为局囿于自己,比如地球的构造是什么?有些知识不能通过试错获得,受限于阅历,因为风险太大,不能轻易试错,比如股票投资。有些知识不能通过观察获得,比如观察黑洞。

但是,我们还有一个手段可以弥补上面的局限——阅读。所以说阅读也是一个开启心智力量的更重要的手段。

2. 兴趣是什么?是不是把某件事情做好了自然就有兴趣了?

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而将这件事情做好后,就感兴趣了。

以我自己为例,我对英语很感兴趣,因为我想读英文书籍,想要说出和母语者一样流利的口语。可是我的英语在初中并不好,而且在所有科目中是拉后腿的那个,结果中招差2分失利,可是在高中期间,我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高考时我的英语科目竟然变成了自己的主要优势科目。

现在回想一下,还得从初中说起,当时遇到了一个不错的英语老师,她很漂亮而且很用心教我们。清晰记得初一时自己写了一篇书面表达,她都认真每一句都批改了,自卑的我第一次获得了和好同学一样的待遇,这也是我第一次对英语有了莫名的喜欢。

高中时,我又遇到了一名英语老师,他第一次教授我们英语语法,然后我们班懵懵懂懂地第一次觉得英语有救了。之后我的英语像获得了新生,成绩飞快地往上涨,而且我也第一次知道了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了。高三我们换了一个女老师,她同样很鼓励我,甚至有次考试,我的作文成绩得了满分的25分,我想老师肯定是打高分了,然后去教室后黑板上抄写她给的范文,抄了两句才发现,抄的竟然就是我测试时写的。原来我的一篇作文当成了范文写在了后黑板上,这样,我对英语兴趣就更浓厚了。

同样的道理,我也喜欢化学,因为化学老师也非常耐心,时常鼓励我,结果整个初三一学期,我的化学成绩都接近满分,而且最后一次月考竟然考到了满分。上到高中我对化学就更加的喜欢了,往往都能提前把题目做完。到高三备考时,我甚至都把整本书提前做完了,其他同学才只做了一半。

所以,根据我自己的这些经历,我发现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在培养的过程不要给自己畏惧,要让自己开心,收获愉快和满足,这样自己会开始变得喜欢,到有兴趣,甚至到热爱的程度,最终变成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3. 基于过程和基于结果的精确感知时间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感知时间是不一样的。这个自己深有体会,现在的自己好像完全丧失了感知时间的能力,一晃一天就过去了。记得小学感觉1天就很长,初中是1周,高中是1个月,本科是1年,研究生是5年。

这种感觉现象别人也做过研究,从我个人体验出发,我认为是自己对这个世界互动的越来越多,认识这个世界更加熟悉后导致的,自己对处在外在的世界因为太过熟悉了而敏感度下降,变得不再感兴趣了。

所以,要想提高对事物的时间感知能力,可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根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4. 灵感的基础是潜意识,而潜意识的本质就是相关内容的积累。

通过“鸡尾酒会效应”,我们知道: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力会使我们拥有神奇的能力——在哪怕是从非常嘈杂的“噪音”中一下子挑出我们所需要的“被关注的信息”。这些噪音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只是暂时没有发觉它罢了。

每天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接收并在大脑的灰质细胞中储存大量的信息,尽管这些信息中很大的一部分以潜意识的形态存在,我们甚至无法用意识将其调出,但它们就好像鸡尾酒会中无序而又嘈杂的“噪音”一样,有时“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力”会使我们“神奇地”捕捉到那些与“我们所关注的信息”。

所以,不要无谓地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而肯定是有来历的。灵感的出现,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5. 在计划中行动,在行动中计划。

其实我们多少是没有计划能力的,根据辩证法原理,也只有当下我们是确定的,思考方法要从领悟内容入手,当没有内容的时候,思考永远和现实有出入。所以在思考出大致方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行动了,然后在行动中,我们会接触到新鲜的内容,而此时,我们要根据这新鲜的内容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规划。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被当下的认知水平限制住了,比如在还没考上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就因为提前看到了网络上的所谓经验贴,而给自己判下了不读博的命令,这无形中就像《语言学的邀请》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被自己的之前观念限制住了,它造成了我们看不清事物的全貌而错失机会,甚至是错失决定自己一生的机遇。

比如,听有人说某某人发现了一座金矿,但又听其他人说那是一个陷阱,是一个骗局,千万不要去,结果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而得出结论的人却成功开采了金矿,然后他的人生也从此改变,那些认为是骗局的人可能永远也想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一直贫穷。

我想,那些与机遇擦肩而过的人是可悲的,而那些说是陷阱的人不是蠢就是坏,说愚蠢是他自己不会思考也是听别人说的,坏就是他自己想得到利益,害怕别人捷足先登,到头来是他自己欺骗了所有人罢了。更可悲的是那些被他骗的人竟然还对他感恩戴德,因为是他让他们免去了陷阱。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6. 努力是应当的无需强调。

以前一直以为只要自己努力了,就能成功,就能变得优秀,现在想想还是自己想的太简单,而太有局限性了。其实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向前发展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向前的动力,都有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他们努力。道理虽然知道了,但是认识的还是不够深刻。

7. 认识自己很重要。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真实的自己,感受中的自己,愿望中的自己,然后作者提到:

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有时候,整个社会向他灌输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

其实这是《语言学的邀请》整本书所贯穿的概念——言辞。因为语言抽象,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充满了僵硬的、扭曲的概念,标签,观念,是它们绑架、羁绊、桎梏着我们。那些得了神经衰弱的精神病患者就是因为湮没在了这些观念之中,变得神经错乱。

如果想要全面认识自己,我们需要用多元的价值观,走出被抽象的言辞所包围的牢笼,去接触真实世界,真实的信息,只需说明,不要判断,不要推论。

例如,“我只是一个农村长到的孩子。”变成,“我是一个农村长到的孩子。”可以心里想:农村的孩子怎么了,都是人嘛,城市的孩子就了不起了吗?还不是拼爹吗?这样我们就不会自卑了,要接纳自己,接受现实,这样我们才能成长。

8. 能力是靠积累获得的。

能力是什么?是我们做事情体现出来的,积累是靠时间来积累的。比如现在不能读懂的英文原版书籍,通过学习外语,慢慢的自己就能读懂了;现在不会开发的APP,等学了编程语言和相关技术后,自己就能开发了,这就是能力的提升。

也就是说,任何能力都是靠学习和思考积累提升上去的。更推广来说,任何我们不能做到的事情也是因为我们能力不行才导致失败的,比如早起,比如减肥,比如学习法语,比如练字。

9.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恐惧,源于我们害怕未知。

这样看来,恐惧是永恒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无所不知。对此,托马斯·叟的类比特别精巧:“在茫茫而又无限的未知空间里,我们的“知识”只不过像其中的星球一样,而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隙比那些星球本身不知道要大出多少倍。”所以,我们需要“信仰”、“希望”、“爱”、“奇迹”,甚至“怪力乱神”等被学者们称为“必要之幻觉”的东西去填补这些空隙才能心安。

三、本书特色

1.内容很丰富,每一个点都能体会出作者的独立思考。

而我们最缺乏的就是自己的独立思维了,显然,作者做到了。

2. 语言流畅。

四、我的看法

到第3版感觉内容有点庞杂了,但作者的语气也缓和了很多,看第1版前半部分的时候一度接受不了,但后半部分真的是可圈可点,收获很多。

书里面的很多道理,自己其实多少都知道的,比如“初始状态下,自己是没有能力去指定合理有效的计划”这样的道理,以及“灵感”等,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所有的道理又再次加深和强化了一些,人不需要时时被教育,但需要时时被提醒。这也再次肯定和验证了,一个道理需要多次重复,才能内化到我们无意识地思考和行动中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