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泡散叶茶,明朝老百姓的小日子多滋润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颁发了一道茶叶历史上的著名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深知社会底层人辛苦的朱元璋取缔“龙团凤饼”的同时,也一并撤销北苑贡茶苑,不再设皇家茶园。是时,散叶绿茶在中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制茶工艺也随着发生很大变化。
茶农多用炒青法,即用高温将新摘茶叶杀青,使其停止发酵,保存茶叶的新鲜与芳香。安徽松萝山的僧人发现,摒弃数百年一以贯之的蒸茶法,而代之以用铁锅炒茶杀青后,茶叶的色、香、味都有很大改观。
明代闻龙1630年前后成书的《茶笺》记载:“……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黄,香味俱减。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不扇色黄。”
随着以散叶茶冲泡这一饮茶方法的兴起,用以沏泡人们酷爱的山茶科树叶的茶具也出现了新的品种——茶壶。明朝以来,中国茶壶的佼佼者当属宜兴(位于太湖西滨)的紫砂壶。紫砂壶因地取材,以宜兴当地一种可以透气的黏土(紫砂)制作。
宜兴紫砂壶以其能保温、留香,并能长时间保持淹泡的茶叶新鲜而广受赞誉。深谙品茶之道的雅士也善于“养壶”。紫砂壶经其呵护,用时越久,壶身越有光泽,更加耐看。
制壶名家中,最孚盛名者,当属供春。供春是15世纪中叶宜兴一位进士的家僮,每有间暇,辄向金沙寺僧人学习制壶技艺,并模仿寺内一棵银杏树的树瘤制成“树瘿壶”。壶艺极工,寺内老僧人于是决定将其技艺倾囊传授,并尽其所能帮助供春成为一代制壶大家。北京国家博物馆仍藏有一件供春制作的树瘿壶(壶盖已失)。
用紫砂壶沏泡的茶汤,分倒入江西景德镇官窑烧制的青花瓷茶杯中,香茗,茶杯相得益彰。历史上,茶具也在不断地发展演进,先后有浙江越窑的釉瓷、河北邢窑的白瓷、福建建窑的黑瓷。到元代,景德镇窑兴起,成为中国烧瓷业中的翘楚。
景德镇瓷器采用附近高岭村出产的极为细腻的白瓷土烧制。这是瓷器无与伦比的一个重要原因。瓷土也因其出产的地方而名为高岭土。元朝时,景德镇的窑工设法将窑炉的温度提升到1,285摄氏度(2350华氏度)。在此高温下,一种名为白墩子(精炼瓷土)的晶体黏结用材料可以完全熔化,并和抗高温的高岭土完美混合。
景德镇的瓷工还尝试采用来自波斯的钴蓝颜料给瓷器着色,这种颜料也能承受窑内高温而不变色。瓷胚做成以后,书工用钴蓝颜料描绘纹样,施釉后就可以入窑烧制了。明永乐、宣德年间,景德镇制瓷技术达到了顶峰。景德镇瓷工钻研想成的青花瓷质地晶莹剔透,表面光洁如玉,人谓海内独步,瓷器无处其右者。
这一时期,回族的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航程远至东非沿岸,出洋中,郑和带回了沿途诸国的奇珍异宝,其中有名蘇泥麻青的氧化钴矿颜料,质地细腻,颜色灵动,可和中国书画用的烟墨相娉美。
曾随郑和三下西洋的通事(翻译)马欢在其《瀛涯胜览》中记载了沿途各国的山川形胜、风土人情。《榜葛剌国(今孟加拉)》一章记载:“(当地)稻谷一年二熟,米粟细长……酒有三四等……市卖无茶,人家以槟榔待人。”
1433年,郑和的船队甚至快要绕过合恩角,船队带回的域外见闻令人耳目一新,这让当时明朝守旧的官员们惊慌失措,奋笔上书,终于说服皇帝下达了停止出洋的禁令。郑和的宝船被毁,中国走向海洋的历史画上了句号,中国对外交往的大门也彻底关上了。蘇泥麻青颜料供应也随之干涸,景德镇的瓷工只能将就用产自江西的“平等青”颜料,色泽窑逊色得多。
-END-
欢迎关注 饮哲红茶经 微信公众号 SH-YinZ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