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各自的边界感,让被爱成为一种自然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贵阳市一小区内,一个15岁女孩站到了4楼窗户外,欲跳楼寻短见,幸亏消防员飞身扑救,女孩才转危为安。
事后经过交谈了解到,从女孩的口中得知,原来女孩的父母拿她与他人相比,觉得她不如别人,这才导致女孩一时想不开想轻生。
近些年,类似这样的新闻时有发生,他们小小年纪又没有生活压力,但为什么他们一旦遇到了问题,就会想到了轻生呢?
如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确实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社会焦点,它不仅是与我们个人的身心成长有关,还与我们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息息相关。
往往我们只会注重孩子的成绩考得好不好,却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叫做《母爱的羁绊》。作者卡伦•安德森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来访者的经历给我们提供了,女性如何在不感到内疚、焦虑,且不用母亲做出改变的情况下,与母亲在情感上建立起健康的界限的方法。
1、如何建立和维护母女之间的完美界限
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我们也常常看到歌颂母爱的伟大的文学作品。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假如把理想中的母爱与原生家庭联系在一起,或许这将成为很多人内心当中的伤痛。
在某种程度上,想从主观上改变父母的观念和行为,几乎是一种奢望。
作者告诉我们,只有与母亲划清界限才有可能减少彼此之间的矛盾。
书中介绍了两种对话方式:
(1)请求——结果式对话
首先,请求:母亲停止做那些侵犯你的界限的事情。
比如:请不要对我大喊大叫。
其次,若是母亲不肯让步,阻止不了父母的行为,我们可以选择立即离开,不要再跟她继续在这里争执下去。
(2)请求——益处式对话
首先,请求:母亲停止做那些侵犯你的界限的事情。
益处:用明确态度表达出你的感受,如果她停止了这种行为,那么,我们的关系就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改善。
比如:如果你停止大喊大叫,那么我就把实话告诉你。
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是很重要的,有些事情,即便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也需要懂得把握边界。
朋友之间一旦打破了边界,就会让彼此产生尴尬与不自在;而父母一旦打破了边界,不仅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还会使子女的心理受到创伤,甚至还会影响到子女的一生。
2、不依赖他人,只为做你自己
书中通过作者的自述,用接纳自己的一切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内心,并对为母之道的定义和诠释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说明。作者把这种方式叫做“做自己的母亲”。
作者给出了四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
(1)我在哪些部分需要更爱自己一些?
(2)我在这种情况中学学到了些什么?
(3)这种情况向我展示出,我对自己的看法是什么?
(4)我能为此做些什么?
这样一来,你就能够获得你想要的一切,这里包括了接纳、养育、护理、以身作则、归属感、自信、独立等等。
对一切可以为你提供,你想要的滋养方式的其他人,保持开放和接受的姿态,了解自己何时向何人寻求帮助。
从此,你不再因为觉得自己不完美,或者不再觉得不配做你的母亲的女儿,更不会因为你的母亲不是你想要的样子,而悲叹是自己的不幸。
3、决定改变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因为彼此观念的不同,引起双方争执的情况。也许我们会为了捍卫自己的界限,与父母大吵一架。
书中作者通过亲身经历,给我们提供了改变这种关系模式的思维方式。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提出了四个问题。
(1)你想要成为谁?
(2)你想要获得什么感觉?
(3)你想活成什么样子?
(4)你会喜欢并尊重自己吗?
当我们改变母女关系中的某些行为方式时,母亲可能会很难接受;当新的界限和关系模式开始建立时,必须不稳定的张力也会随之开始出现。这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
写在最后
也许我们都无法彻底摆脱原生家庭给予我们的伤害,可能只有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本书的宗旨是教导女儿们为自己的人生抉择负责,而不是把属于自己的掌控权交给母亲手中。
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使你与家人的关系得到缓和,并且,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自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