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史学

社会心理学72-|什么是偏见?20190816

2019-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数据产品化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相互之间思考、影响和联系的科学。在讨论了我们是如何彼此影响的过程之后,我们还需要讨论人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接下来我们先讨论一下关于偏见的问题如何。

每个人都是有一定程度的偏见的,相信你一定同意这一点。偏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有人不喜欢自己的团队,有人认为胖的人抵抗力一定很弱,有人认为国企的人安于现状,等等。

你也许会好奇,偏见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有各种偏见呢?

我们总是会把“偏见”、“刻板印象”、“歧视”等相互混淆。但其实这些术语都有其各自的意思。首先,偏见涉及到对群体的负面评价,对一个群体或成员负面的预先判断的一种态度。我们之前也解释过态度其实是情感、行为倾向和信念的结合。可以参考态度的ABC理论:情感【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认知【congnition】。而负面评价是偏见的标志,它通常源自被称为刻板印象的负性信念。

诚然,刻板印象有很多都是负面的,比如,地区性的偏见,中国人总认为某省人素质差,某地区人喜欢打架,某地区人能喝酒。但是,也有能够很大程度代表事实的刻板印象,比如,很多老师都认为城市地区的学生基础好,等等,这种刻板印象是基于长期的经验判断。

偏见就是一种负面态度,而歧视则是一种负面行为,而歧视的根源往往就是在于偏见。还有比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性取向歧视。根源都是同样的源于偏见。

稍微深入理解一下就会明白,我们的双重态度就是因为偏见的存在。对于两个一起的人我们会有两重不同的态度;对于两个不同的餐厅;两个不同的运动品牌;一旦偏见产生,态度就会不同。

总结一下,偏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负面态度。刻板印象是有关其他群体的信念,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但是它是基于事实核心的。歧视是不合理的负面行为,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指个体的偏见态度,或者歧视行为,或者压制性的制度实践。

偏见既有微妙的、无意识的形式,也有公开的、有意识的形式。

美国人在过去几十年里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已经减少了很多,白人和黑人结婚的比例也增加了很多。类似的,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也得到了减少,但是依然有一定比例,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