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西施

这样的女人才称得上是个好妈妈

2017-03-24  本文已影响57人  遇见灵溪
这样的女人才称得上是个好妈妈

昨天在办公室不小心“偷听”了一个同事的电话。我平常做事情比较专注,注意广度比较窄,一般很少留意到这些细节。加上性格比较冷,也不太喜欢去了解或者探听别人的隐私。但是这个电话让我忍不住竖起了耳朵,直到她挂断电话还是意犹未尽。

办公室有一个年纪比我们大些的同事,她有个正在读高中的女儿。平时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母女两人关系挺不错,两个人可以像朋友一样交谈。这在我自己的生活中绝对是不可能的,这一个多月来,我除了羡慕倒也没往深处想。毕竟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最近在机构遇到的送“问题小孩”来咨询的妈妈比较多,他们身上的焦虑、偏执、强势、以及言谈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地方,让我深深地替她们的孩子们捏了把汗。别说是小孩子了,就连我们成人在跟这种状态中的家长交谈也会觉得压力满满的。想必长期在这样的妈妈的教导和“关心”下的孩子内心的伤害和阴影面积该有多大。

给小朋友上注意力课的间隙,偶尔跟他们闲聊,也会从他们那里听到不少关于妈妈某些方面做的不是很恰当,让他们觉得害怕觉得焦虑的小细节。其中一个小男孩说“每天放学回家发现妈妈还没下班回来,心里就希望她早点下班来陪我,可是等妈妈回来了我又害怕,担心她会骂我。”

这些也让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我知道妈妈很爱我,她可以为了我牺牲自己的所有,但至始至终我都不觉得她是个好妈妈,因为跟她在一起我并不开心。因此在听到同事跟她女儿通电话时那温柔的语气,让人如沫春风的话语,我忍不住想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说说什么样的妈妈才是好妈妈。

1、 首先妈妈要做一个快乐的自己,才能给孩子快乐的原动力。

都说情绪具有感染力,你是开心的,对方感受到的也是开心,你是悲伤的对方感受到的也是悲伤。你内心是什么样的状态,无论你说还是不说出来,你的表情和行为细节都会不经意的把你出卖。尤其是在单纯的孩子面前,他们对母亲情绪变化的洞察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记得曾经有一位心理学老师跟我们讲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最深最长远的链接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链接”,可想而知,妈妈的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高中暑假的时候表姐让我帮她女儿补习英语,小姑娘顺便带来了她的同桌。每天早上两个小姑娘来到我面前时我总会看到两张截然不同的脸。活泼开朗的小外甥女使尽浑身解数逗另一个小姑娘开心。而另一个却始终一副愁眉不展、眼泪汪汪的样子。我多次问她为什么不开心,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她都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后来跟表姐打听,她说“他们一家子都是这个样子,孩子爸爸每天闷不啃声,妈妈经常以泪洗面。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能开朗才奇怪呢。

所以想要让孩子天真烂漫,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许再多的愿,还不如自己多笑笑。正所谓身教大于言传,不过如此。

2、 妈妈要学会爱自己,不为孩子做过多的牺牲。

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的是这样的“好妈妈”他们省吃俭用,她们努力工作,她们辛勤操持家务,她们替孩子包办一切,她们牺牲自己的一切爱好和享受,她们喋喋不休的劝说孩子要努力要上进,她们可以为了孩子的未来孩子的前途低投入求人……她们说她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看起来真的是很伟大。曾几何时这样的妈妈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

可是,在感动的同时,我们也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大部分这样的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身上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有位朋友跟我说每次他想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去想象如果妈妈吗知道了会不会不开心。因为从小到大妈妈N多次跟他说过如果不是为了他,她早就跟他爸爸离婚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过得这么辛苦。生活中妈妈确实对他特别好,把一切好的都给他,就像妈妈说的一切都是为了他。

可是这么多年他过得并不开心,甚至可以说是压抑。他做每件事的前提是要妈妈开心,因为妈妈都为自己牺牲了一辈子的幸福了,做孩子的怎么能做让妈妈不开心的事呢。她学习工作时的压力也很大,因为怕自己做的不够好会让妈妈失望。至于女朋友也是换了一个又一个,只要妈妈一皱眉他就会忍痛分手,这样的次数多了,圈子里的女孩子都不约而同地避开他,因此到现在三十好几也还是单身。

我还有个至今都很纠结的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妈妈总会把有营养的好吃的菜放我面前,自己却吃着前一天的剩菜,这让我心里很不好受。小时候妈妈说“妈妈不喜欢吃这个,所以你帮妈妈吃”我信以为真,“帮”妈妈吃完了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可是稍微长大些就发现事情不是这么回事。也用各种方法要求爸妈一起吃,否则我也不吃,但效果了了。至今每次回家还是会出现我们面前大鱼大肉,爸妈面前却剩菜剩饭,同样一个桌子出现“贫富悬殊”的景观,让我每餐饭都消化不良。

如今早已不是当初物质紧缺的年代,可是长辈们还是改不了当初的老习惯。其实对一个孩子来说和爸妈一起开心、一起悲伤、一起享福、一起吃苦,一家人一起享受欢愉,一起承担苦难,这样家才有家的意义。母女俩分享一个苹果带来的欢愉远比让孩子单独是燕窝鱼翅的荣宠来的温馨。

在柴明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也尝试过这样的体验,当A和B说:“我愿意牺牲我的全部,只要你过得幸福”和当A和B说:“我会努力让自己过得幸福,也祝福你能够收获幸福”,B内心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B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压力和压抑,是被捆绑住手脚的无力感,对A的既想逃避又觉得内心不安,而后者B感受到的是轻松愉快,是整个人的充满活力,对A也是更加的喜欢和想靠近。

所以,一个真正懂得爱孩子,真心希望孩子幸福的妈妈,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爱的力量,她才能让孩子感受当妈妈浓浓的而且毫无负担的爱和关心。让孩子在轻松自在的环境里学会爱和被爱的能力。

3、 孩子需要更多用心的陪伴,胜过丰富的物质享受。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小时候因为家境不是很好,加上爸爸生了几年病,妈妈为了让我在物质上不用受太多委屈,每天加班加点的工作。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我早上起床的时候她早就出去上班了,晚上我睡觉前她还没下班。我经常是一两星期都见不到妈妈的面,以至于我后来晚上再困也要硬撑着等妈妈回来,一起洗漱上床。

那段时间,每次看到别的小朋友由妈妈牵着手走在路上,我都会不由自主地默默掉下眼泪。虽然我也和别的小朋友一样有漂亮的衣服,可爱的书包,丰富多彩的玩具,甚至还有他们没有的芭比娃娃,但我总觉得生活少了什么。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希望穿梭回去和当年的妈妈说我不要漂亮衣服,不要可爱书包,不要各种玩具,只想要妈妈每天陪我几分钟。

前者日子一个朋友来家里找我,聊起她8岁的儿子,顿时一脸愁容。她说他们两夫妻工作服很忙,而且这几年属于上升期,需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会比平常多更多,可是儿子却越来越不让人省心,每每做出一些夸张的举动。有几次甚至说出了要打人要自杀的话。

因为小朋友挺喜欢跟我玩,我尝试着边玩边引导他说心里的想法,结果他告诉我说爸爸妈妈每天忙工作,这些年经常是几个月都不能好好跟他说几句话,他觉得不开心。后来发现只要他做错事爸妈就会找他谈话,或者骂他。他变着花样地做些“出格”的事,一方面事想发泄不开心的情绪,一方面也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我不知道每个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我确定在长久缺少妈妈温暖之后我变得越来越没长,习惯了安静,习惯了不说话。这样的状态或许难辨好乖,但孤独像是一条虫子,它会偷偷的吃掉你快乐的力量。

缺少妈妈陪伴的孩子,多半内向而自卑,多半安静而懦弱……

4、 妈妈要尽可能的维护好夫妻关系,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坏境。

前不久听同行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个来做个案的小朋友跟咨询的老师说,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他总是感觉自己不被爱、不值得被爱。或许,我们这些心理学的外行人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搞不懂父母吵架,跟孩子被不被爱之间有什么联系。但事实就是这样越是感情不和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被爱的感觉就越微弱。

这一方面我曾经也有过切身的感受,忘记了小时候爸妈是为了什么在争吵,但每一次遇到这样的场景我都会感觉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是扫把星,是我害得爸妈不开心。

这个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会话尽量多的精力去研究,希望能早些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知识和玄妙之处。

有些妈妈会说如果两个人感情实在无法弥补,难道也要为了让孩子开心勉强装作夫妻情深的样子吗?我觉得完全没必要,要么好好相爱,也一起好好爱孩子;要么分开给孩子一个虽不完整却依然充满爱的家。无论如何也好过表面的平和,私底下的满腹怨言,等将来的某一天送孩子一句当初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

5、 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语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正面情绪的包围下成长。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妈妈们学会了如何好好爱自己,当如何恰当好处的为家庭付出,如何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也要学会多去理解孩子。关键是理解孩子负面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去接纳它,引导他用恰当的方式处理内心的矛盾和当下的负面情绪。

今晚听了丁姬老师关于《如何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沙龙,其中她也提到了3A选择,即承认孩子负面情绪及出现该情绪的原因,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然后在给出孩子一些可行性的操作方案。让孩子在处理负面情绪的过程中学会更多面对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从而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他在将来的生活中能更积极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做一个喜欢退缩的胆小鬼。

定老师的系列课名叫正面管教,我还没开始正式学习,因此也没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分享。有兴趣的朋友不防自己来听听她怎么说,或者等待我之后的分享吧。

总之,一个不断自我成长中的妈妈,一定会给孩子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感。做一个懂得幸福,也传播幸福的女人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