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真的固化吗?

2018-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只想飞的猪

      周末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看得越多越悲观。从他些认识各种二代身上,从阶层、体制的角度他看不到大部分人的前途。比如在高校中,一个博士生的论文被否就关系到他是否能够毕业,虽然有时候他的论文并不差,差的只是运气。

      相反,我比较乐观。我和他说:这个是最好的时代,机遇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我在上一篇文章《“体制内”的痛苦来自于路径单一》中说过,路径单一导致思维固化,当然看不到希望,所以转换观念加上自身努力更重要。

      对于人性的弱点,具体我阐述了以下几个观点:

      1、不愿意思考

      看看周遭大众,在全民娱乐和新闻爆炸的时代,沉浸在碎片化、无用的新闻中,他们总是乐此不疲,根本没有时间深入思考一件事,大部分人掌握的技能都差不多,所以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能活的很好。

      曾经有一篇文章中说到美国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很勤劳,每天在超市忙忙碌碌,负责收银的是非常辛苦,但是最后连计算都不会了,一切依赖机器,如果哪一天RFID成熟了,第一批下岗的就是他们。

      2、不愿意持续做一件有成长的事情,喜欢及时享乐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告诉我们,延迟满足感是多么重要的一个技能,但是很可惜,大部分人做不到。大部分人不愿意为了一个比较大的目标放弃现在的娱乐,所以很难持续做一件事,那就更不可能有什么成就。

      3、喜欢追求确定性,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

      我们试想一下,在一个新技术开始的时候,有多少人愿意去学习和尝试?当我和朋友讨论到区块链可能有前途,到准备开始看区块链,我竟然用了整整半年时间,原因就是总是感觉很难。币圈一日人间一年。过了半年是什么概念。

      虽然我要承认进入币圈没有人带领,刚开始是非常累的一件事,但是,熬过了最初的一段时间,后面慢慢就会好得多。但是但部分人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痛苦的。就像我劝我做计算机的同学了解区块链,他给我的回复却是没啥兴趣,因为网络资料不多,也懒得学习。

      基于以上三点,大部分人以这样的状态在迎接新的人工智能的浪潮来临,他们除了被淘汰,还能怎么样。

      所以我给我朋友一个不成熟的建议:持续做一件事。

      他女儿才4岁,但是已经开始英语打卡一百天了,努力去做好一件事,坚持十年。实际上并不需要坚持十年,这种学习成长的乐趣会让她乐此不疲。十年后,她的经验积累和技能能够强大到什么程度不好说,但至少不会差到哪里去。只要比大部分人优秀就可以了。

      对于他担心的人工智能会带来大量失业,我是这么思考的:社会的发展总是需要人的参与,当一个项目出现的时候,大家肯定想到的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如果你能变成一个行业的专家,你还怕什么呢?变成专家需要积累,需要时间和经历,这些需要时间沉淀的事情大部分是无法短期被取代的,所以做的越久越值钱。

      朋友听完我的表述之后,陷入了沉思。最后他和我说:确实需要转换观念,在体制内呆的太久,人都傻了,还以为未来的一切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现在想想,未来并不需要那么悲观,换个思路,天地开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