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3

2021-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丽卿_8a07

因为我看到“教科小数园地”第八期共读读书《俞正强:低头找幸福》(王永红编著),我再次拿出来这本书阅读。因为我之前已经读过了很多遍。大概是2017年读过,2020年午间又读了,因为要参与这一期共读活动,我知道,我之前的阅读是快速的,没有咀嚼的。

看到打卡群里老师的分享,我看到了老师们啃读书籍的精神,我再次在关键之处停下来。

起初我是高兴的,因为我心里想“要是天天打卡,这样的学习肯定能促进自己的进步。”

其实,当我打卡了两天,我就觉得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不要停留在仅仅摘抄一些读书笔记,而且要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我提出“怎么做才能让刚给自己的思想变得深刻?”“什么才是生活的真谛?”“为什么和学生聊天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和学生聊些什么?”

自己选择了自己负责,我又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我期许的是我确定的是我对这些问题的更深入、更深刻的梳理。

今天,我读到了“20年没有中断的思考问题”,我看到这样的标题,我是非常吃惊的,很多时候,思考问题是容易的,持续思考是困难的。这就好比我们的自我约束说出来是容易的,真正做到却是非常困难的。

俞老师关于学习困难的思考,20年来都没有断过。最初他找到了原因,找方法,他认为:“所有学习困难的原因基本上源于准备不足。这个准备不足包括他的知识准备、他的思维方式的准备、他的心理准备、情绪准备,这些都会影响他的学习。”

实际上,俞老师找到了有意义的问题来研究。俞老师研究的问题也是普遍性、一般性的问题。

读了这段文字,我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呢?

什么是有意义的问题?

为什么思考有意义的问题?

为什么总是会有学习困难的学生?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老师持续思考问题?

是什么影响一个老师持续思考影响学生学习的问题?

哪些是我之前想到的影响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比如学习习惯、学习心理)

什么是准备?

选择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让一个老师持续思考问题?”我想到的答案是: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教学本质的洞察力。

我极其珍视自己的感受,难免读到一些句子,我开始联想,如果从写作的角度,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为什么我们认为写作会困难呢?是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我们的写作准备不足呢?

换句话说,我们有没有足够的准备,比如开始的准备,开始寻找素材的准备,开始保留自己情绪的准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