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就商业成功
过完年回来第一天,翻开手边买了很久的书《X创新:企业逆境重生》
请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中国近10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必定是在国际上极其成功的,很多老外来中国体验了前所未有的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只要带一个手机出门,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用担心了,能满足你几乎所有的需求。杭州现在还在试点将身份证电子化,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有可能坐车办事都会在一部手机上完成。
请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手机带来了这么多的便利,必然会让很多岗位的人没有去处,在那些劳动密集的行业,我们要怎么才能成功呢?
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已经让我们跟世界零距离接触,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远超传统行业进化的速度。
中国互联网的成功,也是在不断创新中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互联网平台。雅虎、easy buy,谷歌等顶级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先后折戟,这之中的原因有很多,我想水土不服,时机不对也是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在原有状态下停滞的后果。
中国的传统企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中国有最好的人参,却抵不过韩国高丽正官庄的人参,只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品牌意识。
中国的陶瓷更是站在世界工艺的制高点,可是与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的产品相遇时,总是败下阵来,是因为我们的工艺?我们的设计?还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我想这些都不是我们问题,因为我们总是以产品本身出发,却没有想到产品背后的工艺、设计、历史能与品牌、质量、服务、品质等等联系起来,构建一个有场景,有生活,有情调的价值转化。
请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就像中国拥有最好的作家,却没有一本走向世界的杂志。
互联网在前十几年,通过改变我们的社交方式、购物方式、支付方式,一点一点的改变我们思维方式,我们也经常在讲,互联网思维,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神秘的,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简单的来说,就是从需求侧改到供给侧了。大家举例子最多的就是现在的苹果手机。
当大家还沉浸在功能手机的时候,苹果已经开始思考智能手机了,他从人性中出发,给了我们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触屏手机。
就像在火车出现以前,大家就在想,没有比马跑得更快,更有耐力的动物了,我们有了火车以后,又有了飞机,又有了高铁,磁悬浮,以后还有更多更多的我们见都没有见过的东西出现。中国有四大发明,以后还会有很多很多东西,互联网创造了很多可能,我们也要利用它创造更多的中国品牌。
今天跟一位老朋友聊天,说到礼物的事,中国人现在处在一个消费升级但可消费的高质量产品匮乏的时代,你想买一个300-800元的礼物,还有一定的质感的中国品牌的小物件还没有。为什么要在这个价格区间呢?因为这个价格区间,正好是外国及欧洲人3天左右的工资,这样的薪资水平能买些什么东西呢?
美国可以买coach的包,在欧洲可以买也可以买到LV的一些小皮具,在中国,只能买到一些有品质,没有品牌的东西。
创新即是创造,更多的是传承,我们看到现在的电子产品都是以一个品牌线来生产产品,这表示他既与前代有联系,又在品质上超越前代。
创新,也就是站在原有的商业模式上,做细分,做分化找到新的定位,新的突破点。
这些产品、服务、平台、模式都是内容,都是你可以说服你的顾客让他从客户变成用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