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再发朋友圈?不再点赞?
今天看人民日报的夜读栏目发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们都不愿意在朋友圈点赞了?》
看到里面一句子“每次给这个点了赞,就要给别的共同好友也点,否则就像欠了人家似的,累。而且每次点完赞,都会不断被通知谁又赞了、谁又回复了,烦。所以,干脆不理,一了百了。”
1.
这大概和我差不多吧!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人缘很好的人,讲话小幽默,为人也颇为仗义,所以跟别人来往时我一般都处于主动的位置。但很多事情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非一个外向的人,按照人格的划分,我是属于外向型内向人格,表面看起来能和大家相处的非常开心,但在日常社交中需要花费许多心里能量。每次从外面回到自己的房间,我都会十分地疲惫,心里上的疲惫。在独处的时间,我往往会选择远离社交来回复能量。在这个回复的过程中,我会十分排斥与人交流。
我的朋友不止一次地抱怨,为什么晚上打我电话总是不接?在晚上的独处时间里,我对于社交有种强烈的厌恶感,所以在我独处的时间里找我,我都不想理睬。直到第二天,我回复过来,才一一回信。久而久之,很多人便认为我十分难相处;令人更难受的是,越来越多人觉得我“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十分虚伪。
我为什么不在朋友圈点赞也是因为如此。我以前经常为在朋友圈里点赞,但是,随着点赞互动的增加,我渐渐对点赞产生了厌恶。有些朋友,平时不常联系,一旦点了赞,或者留了言,便会在微信上找我聊天。每一次聊天基本都超过一个小时,但这样的聊天一来没什么营养,还需时时刻刻照顾对方的心情;二来会消耗我大量的心里能量,让我很快就变得十分疲惫。久而久之,我便害怕在朋友圈里面点赞,也害怕在朋友圈里面发东西。
2.
我不喜欢在朋友圈里面点赞的另一个原因。从大学的美好生活脱离,进入社会工作好几年了,有时候我挺喜欢我的朋友在朋友圈里面发一些近况的。但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改变了对发朋友圈的一事的看法。
有次几个同学相约聚会,男男女女的聚在一起,令我十分开心,毕竟很久不见甚是想念,但见面不到两分钟,大家就开始拿出手机,刷微信的刷微信,玩抖音的玩抖音。我整个火热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下来,难得的一次聚会,为什么难得一次聚会,就不能面对面的舒舒服服畅聊一番呢?上菜之后,各自摆好姿势,扬起一直冷着的脸,便拍个不停,等美化好图片传上朋友圈,聚会也结束了。见面聊不起来,反而在朋友圈里面秀感情,这就是所谓的友谊,这就是朋友圈里所谓的“美好的一次聚会”吗?我很难过。
3.
印象最深刻一事。过年前,我早早回家,欢欢喜喜的购置着各种年货,心想着一家人一年难见面一次,便要好好准备各自爱吃的菜,吃上一个开开心心的年夜饭。年三十,好不容易和爸妈在家把人等回来了,但是两个人一坐下来就捧起手机,玩个不停。家人在身边想要亲近一番,聊一聊家长里短,谁知却碰了一脸灰。只能当做是在外工作累了,需要缓一缓。等到年夜饭做好了,准备好好的吃个团圆饭,谁知两个人却瘫在沙发上玩手机,三翻四次呼唤,才慢慢起身,来到饭桌。一坐下,便拿起手机各种拍照。我有心想说,但是一想过年了,便忍住了脾气。
几天后,偶尔翻起他们的朋友圈,“年夜饭,都是我爱吃的菜,好幸福!”“最爱妈妈做的菜!”下面则是各种精修过的图。我看完,默默叹了口气,因为我知道,他们吃了几口就没再吃了。
4.
我总觉得,我的亲人、朋友都被朋友圈绑住了,被困在别人评价里,无知而又无助。而且不止是我认识的人,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人都是如此。
明明周末该去看看爸妈,但为了拍照片发朋友圈,就跑去咖啡馆了;
明明想旅行放松一下,但出去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景点琢磨怎么拍照发朋友圈,根本没心思享受好风景;
明明不喜欢听音乐会,为了在朋友圈彰显品位,还是去了。坐一小时车,拍几张照,再刷会儿手机,然后一直睡到结束……
一味活给别人看的日子,太浪费生命了。
我觉得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染上了一种心理疾病,一刻不刷朋友圈,一天不发朋友圈,就仿佛失去了生活的意义。这些人,心理已经被扭曲了,把现实和虚幻颠倒了还不自知。
最美好的生活都在现实里。不要再为发朋友圈而旅行、运动、看音乐会了。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最需要被呵护的人其实是自己。活给自己看,才叫活着。为别人表演的人生,太空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