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心情随笔财经·投资·理财

四十小富,五十依旧可能寻死路

2017-09-28  本文已影响488人  五虎谷的格叔

买了新车不久,一直说看舅舅舅妈,周末就驱车前往了。舅舅在常熟,说起常熟很多人都知道,中国著名的服装之城,故事就发生在服装之城的服装批发市场。

这是一个充满无奈感的故事。

我们家乡那边很多人去常熟做服装生意,王叔是其中一个。在低档服装生意最高潮的时候,王叔跟随时代的大潮赚到了钱,买了房和车。最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冲击和消费升级浪潮,常熟的低档服装批发越来越难做了。做了十几年生意的王叔年近50生意越来越差,迫于无奈改行去做装修木匠。

王叔学的会木匠么?王叔做的动木匠么?王叔在木匠行业还能做几年?在知天命的年纪开始做体力活行业,远比年轻时就做体力活行业煎熬的多。

在常熟,像王叔这样被逼转型的很多,个体户们正在落下他们最后的时代余晖。

这件事也引发我的思考,什么因素导致王叔们在50岁还要改行做体力活的?如果我们是王叔应该怎么做?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

常熟的服装批发市场是个神奇的地方,只要你有胆略敢投钱,选对了当年的爆款服装,你可以几个月之内暴富。王叔他们就是富有胆略的那一批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赌赢过好几次,积累了部分身家。

冯仑先生把中国近几十年的商业路程分为了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个体户时代;第二个时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世纪初,公司时代;第三个时代是世纪之初到现在,战略时代。第一个时代靠爹挣钱,第二个时代靠胆挣钱,第三个时代靠战略管理挣钱。

在最近几年的服装批发市场,赌赢的概率越来越低了,纯凭借胆略是不行的。

原因很明显

第一,没有在光景好的时候投资后路
第二,持续投资个人综合商业能力

光景好时投资后路

前端时间和合伙人聊天,他说要是公司再赚钱了要继续投资房产;昨天在产品行业群,几位公司的高管,也在传授发家致富的最优途径,投资一线城市的房产。投资房产的确是政治性的正确,过去十年只要炒房都富裕了,接下来十年炒房还会接着富。

但是如果你的身份是小公司老板,那么我建议你在投资房地产的同时,不妨投资一下其他人的小公司。

开过公司的都知道,做过老板的人,在企业倒闭后是很难再适应新身份去到其他公司打工的。王叔类型的情况更特殊些,他们本身学历就偏低,没有固定类型的技能,平滑到其他公司做管理层的机会都没有。

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就应该在赚钱投资房地产的同时,投资一些其他人的小公司。一年投资1、2家,每家投资少部分钱,只要能认真筛选并坚持几年,总会有能活下来的公司。这个活下来的公司,就是他的平滑过渡老板身份的后路。(我想到好几个案例,我到后面一起说)

每个人都需要工作的,完全指望房产增值是不现实的。

投资个人综合商业能力

开公司已经从以前的万人马拉松人人得奖,变成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尸横遍野。王叔他们在这个时代,还指望着用以前的赚钱的知识持续赚钱,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其本质是个人的综合商业能力不过关,不足以驾驭公司持续走下去。

做生意的人应该时刻保持敏感,感知自己的商业综合能力是否足够驾驭自己公司。在达到瓶颈期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综合商业能力。某些毒鸡汤经常嘲笑,底层打拼出来的老板在有点钱后就报mba班,其实被嘲笑的应该是毒鸡汤。

如果王叔他们提升过商业综合能力,应该知道为公司不断的做战略规划布局,增长企业生命力。

时刻不能放松学习和提高。

尾声案例

有个公众号叫“MacTalk”,他是池建强老师写的,我在思考王叔案例时就想到了池老师的经历,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翻池老师的经历。

出社会后实在感受到生活的艰难迷茫,有三十岁的人说迷茫,有四十岁的人说迷茫,五十岁的人依旧说迷茫.......

以前读《增广贤文》的“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时刻勉励自己年轻时要努力,要有积累。但是这次去了一趟常熟,感觉这句话不足以概括人生,即使四十小富,五十依旧可能寻死路。

在这么艰难迷茫的人生,需要不断的埋伏笔,才可能找出偏僻生路。

唏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