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里来了指影戏
那时年前,年的脚步好像特别慢,而过了年三十,这年的脚步好似跑得特别快。这不,刚吃了丰盛的年夜饭,还在回味平时难以吃到的美味,年就跑到初几了,肚子里又觉得饿得慌。更重要的是村子里的娱乐太少了,不像现在有春晩看,还有其它这台那台的这个那个晚会看,腻人的很。一班少年们就像赶趟似在村子里来回游荡找乐子,看哪家又有什么新鲜事发生,最好是谁家娶媳妇,正好又可以混上一天一夜。但村子太小,新鲜事也就那么几样,且是熟人,闹的不很开心。于是一班少年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向天空乱射着纸火箭,或是碰巧把一群大白鹅和花哨的瘪嘴鸭子赶向结了冰的池塘,围着,看它们在冰上从这头向那头,从那头向这头笨拙地跑着,滑着跤子,笑着起哄着,倒也是不错的一桩开心事。直到鹅鸭的主人出头叫嚷摔了的鹅鸭不生蛋,才悻悻地离开了。转而又躺在村头场上的稻草堆上闲扯着天上地下,村东村西。
不知是谁,说是那路的尽头有人来了。仔细一看,那像是从山上放下来的一条绳索似的逶迤小路上,是有着两个黑点。逐渐的人影越来越大,人越走越近,刧原来是两个挑着木头箱子的男人,一老一少,好像一对父子。那父子俩见到我们也停下了脚步。我们以为他们是卖零儿的,也立马围上去。那老的开口了,我们不卖零,是演指影戏的。一听这口音就知道他们是山那边的庐江县的,山这边我们自以为多少知道一些,山那边是什么样的神秘世界却是懵懂不知道的,指影戏更是闻未闻。
于是就簇拥着这庐江来的父子直接来到队长家,吵着闹着要生产队里出钱演皮影戏。而队长直挠头说作不了这主。惹得差点把他的屋子吵掀了屋顶。终于,把村子里大人们也吵来了,大人们也帮着在说着好话。
在那庐江父子的收费减半的妥协下,老队长终于答应出资演指影戏。
但见那父子利索的收拾起道具来,依着一方墙壁,白幔子围起一方神秘的世界。那小伙子抖抖手掌亮亮身子一头钻进白幔子里。那老的就开一声长腔:"诸位请看请听了,此开场戏为三打白骨精。快看快听!"
霎时,围观的村民立马静下来了,少年们更是引颈观看,侧耳倾听:白幔子里传来白龙马达达的马啼声,夹杂着猪八戒走路的哼唧声,还有沙僧的换担声,只听悟空一声尖叫:"师父,前面到了白虎岭"白幔上方立时呈现出手指般大小的唐僧师徒四人行走的队伍来,只见悟空一会儿殿后一会飞向队前伫立,引手遮阳瞭望前面的情况。但见一袅袅婷婷的妖艳的村姑挡在队前,悟空喷喷鼻子,大叫一声,妖怪!抡起金箍棒一砸,妖精啊呀一声倒地。那猪老二腆着肚子连忙跑到唐僧前告着刁状,好端端的一个村姑,怎么无端给打死了?!而白幔子里同时又传来沙僧的大师兄能看出真假来的声音以及唐僧一连串的阿弥陀佛的念经声。此时,又传出一阵老婆婆哭找女儿的声音。幔帐上方闪出一位年满八旬拄着拐杖的白发老妇,一步一声哭着走来。吓得猪八戒连忙躲到唐僧后,跺脚说,打死人家村姑了,那老太太找来了,如何是好?唐僧合掌向老太太念着阿弥陀佛。那老太太一见倒在地上的女儿,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地哭着。见唐僧走来一把拖住,哭着要陪女儿。悟空一声尖叫,妖怪,抡进金箍棒就打。沙僧忙制止,大师兄莫动粗。但那老妇已着一棒子,哎呀一声也死了。唐僧的念经声、猪八戒的跺脚声、沙僧无奈的叹息声,白龙马喷嚏声一同响起。而幔子上方的孙悟空闪电一般追着妖怪的烟雾而去••••••
山村里来了指影戏 山村里来了指影戏虽为熟悉的戏剧,但却在一方白幔帐的上方,那手指头般大小的小人维妙维肖地表演着,再配上幔帐里郎似真非真的各种对话,使围观的人群大为惊诧,甚至是惊呆了,不少人碗里的饭也忘记吃了,变得冰凉。
"猴子回到花果山了"那老师傅又在喊。但听花果山上流水潺潺,鸟声阵阵,群猴迎接猴王的咭咭声,再看幔帐上面,孙悟空心有不甘仰卧在龙椅上,身旁许多小猴子攀援着。这一台戏更是逼真动人。
直看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又取得唐僧的信任,师徒四人踏上西去的征程,驼铃声声。看戏的大人才连舒几囗气,看戏的少年才一颗心放进肚子里似的抹抹肚皮。
白幔子里的小伙子掀开幔裙,走了出来。人群呼啦一下围过去探究秘密。小伙子举起双手,是十个手指上套着描绘成孙悟空等人物的纸偶,囗中一个竹哨。此时竹哨模仿孙悟空的声音尖叫:观众同志们,你好!
人群一阵惊呼,这真了不得呀!一个竹哨,十个手指,若干个纸偶,演绎了这气象万千的大戏。这钱花得特值了。
多少人意犹未尽,叫嚷着再加钱再加场。那老师傅微微一笑,好的,这会可要唱点流眼泪的。他囗含着竹哨拍拍手钻进了白幔帐。稍顷,一曲悠扬的黄梅从帐中传出:
花开花放花花世界,
艳阳天春光好百鸟飞来。
柳凤英在十字街做买做卖,
有一位大方客送我一方招牌。
••••••
那幔子上方的缩小板的柳凤英摇摇摆摆,极具老板娘风韵;蔡鸣凤老实呆板,一派实诚人模样。
山村里来了指影戏 山村里来了指影戏悠扬的胡琴声和锣鼓声都从小伙子口中发出,两父子演足了动人心魂的满台大戏,不禁使全村人都进入戏曲的境界,会唱的不禁跟着动情唱起来:
哥要学松柏四季长久,
切莫学荒地的草,有春无秋。
妹妹待我情义厚,
知心话儿记心头,
水流万里归大海,
浪子一定要回头。
••••••
第二天,一班少年们把演指影戏的父子俩沿着来时的路送去好远,好远,他们去的都是山外的"花花"世界吧!少年们似乎从这震撼的戏中开了窍一一生活中不光是身边的山村,还有更远的"花花"世界吧!就像那父子一样,少年们也会走向远方。
站在山顶上,不明所以望着山下、小村。小路弯弯,真的是一条长的绳索。朦胧中,少年们似乎知道,这"绳索"锁不住年的快速的脚步,也将锁不住一班少年去探索"花花"世界的脚步了!
而家乡的这快乐的指影戏,似乎就是人生起跑时的一抹明亮的阳光,照耀着征程,成为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