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凉皮都应该有灵魂
下班前就开始淅沥淅沥下起了雨。看天气预报说晚上雨势较大,所以赶紧回去,路上还在想晚饭如何解决。同事和我同路一起,建议一起在外面简单吃点再回去。
所以,在小区拐角处看到那个档口的凉皮摊,她马上来了精神,想吃凉皮了。我其实没有特别的想法,潮湿的天气吃点热乎的才舒服呀。这个凉皮摊几乎天天傍晚时分开张,夜生活刚刚开始直至深夜,有几次我深夜归来,摊主夫妻两个都还在坚守着。但我却从来没有驻足买过一次,不是刻意回避,而是真的对此没有冲动的食欲。
这一次同事说了,也就不好拒绝,尝试一下也无所谓。有一点毛毛雨,停下来打包凉皮的人也不多,所以我们的两份倒也很快就调好了。
这份凉皮,同事说是米皮,不用说就知道这是西南风味的做法,折耳根就是地域性的标识。同事替我选了麻辣口味,川妹子的她则要了辣。因为,我能接受口腔舌尖上的麻酥酥,但没想到麻也是辣,麻味不足,而且折耳根吃起来如草般老。川妹子的辣是真的爆辣,我是受不了她的火辣。虽说日常在外吃凉皮的次数不多,在家也会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搭配,也没觉得差点啥,但这份凉皮对于舌尖确实有点敷衍。同事吃完也点评了一句,这次不正宗。
其实,在这个五湖四海的人汇合的移民城市里,哪里有什么正宗、地道之说呢。这小小的摊位能在这地方存在下去,说明就有它的市场与存在的价值,顺应环境而适应着大多数人的生活。只能说这次不太合我们的胃口罢了。
其实,我是有过一次记忆深刻的吃凉皮体验的。当时的档口写着陕西凉皮,至今回味起来,还是会觉得有滋有味:宽宽的面皮、噙满料汁的面筋、清鲜的黄瓜丝、酸爽适口的料汁、焦香的花生三五颗、油泼辣子香而不辣……这样的几种食材融合在一起,其滋味是相得益彰的美。我描述给同事,她大笑我还是吃的少,但舌尖上的味蕾的感受是真实的愉悦呀。没有对比就不能判定,比如这一份川味凉皮,无论是配料还是米皮,都不如那一份陕西面皮带给我筋道爽口的感觉。
不同食物因食材、做工等不同,其实也没有可比性。 所谓美食,所谓好吃,无非就是适合自己的口感与肠胃。当然,让众口难调的大众一致认可的好吃、享受,那一定是有它的灵魂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