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大师文化街道旅行·在路上

到清雅幽静的湖南路去逛逛

2017-08-21  本文已影响44人  导览大师

湖南路原属于上海法租界,是跨徐汇区及长宁区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它东起淮海中路,离上海图书馆很近,西至华山路,全长1025米。这条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小路,蜿蜒曲折,湖南别墅、上海交响乐团、兴国宾馆这些响当当的名字令人闻而生畏,如同曾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和历史的厚重感。

湖南路修建于1918年到1921年,原来叫朱尔典路,朱尔典是一个英国外交家,1898年出任英国驻华公使。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湖南路。

湖南路是上海市区很少不通公交车的马路,低密度的建筑、浓密的树荫,十分清幽雅静。湖南路留下了许多租界时期的建筑印迹,这里既有老式弄堂,也有各式洋楼,还有高档别墅和新式小区。有人说,湖南路很低调不张扬,而铁门紧锁的深墙大院,却又为宁静的湖南路增添了诸多神秘,让人感到有些敬畏而疏离。

湖南路8号 赵丹旧居

湖南路8号建于1930年,整幢建筑显得简洁明快,钢筋混凝土结构,清水泥立面外墙,落地钢窗门,朝南阳台围着半圆形的铁栏杆。这幢建筑建成于1948年底,原主人是纺织业大亨吴中一,他曾任中华第一针织厂经理、原公私合营申新棉纺织厂副总经理兼申新九厂厂长。1948年底房屋竣工捐赠给政府,自己则寓居香港,后与曾在邵氏主演《杨贵妃》的著名女影星李丽华结婚,2006年终香港逝世。

赵丹曾在上海多处居住过,湖南路8号是赵丹1962-1979年居住的地方。当时赵丹与妻子黄宗英住在3楼,2楼住的是文化局长、著名音乐家芭蕾舞《白毛女》的作曲孟波。3楼共有4间房屋,赵丹一家和周璇的儿子都住在这里,底层也有一间房子也归赵丹使用。

赵丹,在我国电影、戏剧发展史上,是个有影响有重大贡献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他1915年生于江苏南通,1931年加入左翼剧联,曾与周璇合作拍摄电影《马路天使》,与胡蝶合演《夜来香》,另外还出演过《十字街头》、《林则徐》、《聂耳》等影片,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奖。1980年,赵丹因患癌症在北京病逝,终年65岁。

湖南路20弄2号 陈果夫旧居

湖南路20弄2号英式乡村风格的小洋房,建于1940年,曾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果夫的旧居,离武康路107弄2号陈果夫的另一处居所很近。这幢住宅上部以褐色竹篱笆围合,一层为清水红砖墙,二层奶黄色刷面,有深褐色竖横交错木构架,三角形陡坡屋面覆盖红瓦。

陈果夫1892出生于浙江吴兴,陈其美是他的叔父,陈立夫是他的弟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的陈氏家族指的就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陈氏兄弟长年经营国民党人事要害部门,并形成以二陈为中心的一股政治力量,被称为CC系。1948年陈果夫到台湾,任中央银行理事。1951年因肺结核病逝于台北,终年59岁。陈果夫没有生育子女,他的一生写有各种体裁的文字一百九十余万字,后来汇编为《陈果夫先生遗书》共十集。

湖南路105号张叔驯旧宅上海交响乐团

湖南路105号现代风格的花园住宅,建于1931年。这里曾是民国元老张静江的侄子、中国古钱大王张叔驯的旧居。

张叔驯祖籍浙江湖州南浔,张氏家族是南浔最富的四大豪门之一。张叔驯痴迷于古钱收藏,二十几岁时就走南闯北收集古钱,中国泉币界有“南张北方”的说法,“南张”指的就是张叔驯,上海博物馆还收藏着他的部分藏品。

湖南路105号原是一个英国房地产巨商的花园。1931年张叔驯买下后请欧洲一名著名的设计师设计了两栋楼,东边一栋是他的新家,西边一栋归他的侄子、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张葱玉。小楼一东一西,楼高三层,样式新颖;楼里既有古钱收藏室、古玉收藏室,又有西餐厅、娱乐厅、阳光室。两楼之间的前方有个漂亮的荷花池,荷花池南边并排着四个草地网球场。那草地都是从意大利进口的牛毛细草,又细又软,青翠可人,绿茸茸地一直铺到小楼的墙根。这处花园豪宅前门开在霞飞路即淮海路,后门开在湖南路,边门开在福开森路也就是武康路,总面积达27.315亩。据说从高处望去,两栋漂亮房子就像是浮在绿波上的两艘舰船。

抗战爆发后,张叔驯一家去了美国,房子后来卖给沪上著名的交际花蓝妮,也就是孙中山之子孙科的二太太,后来又转售给他人。解放后这幢洋房收归国有,1957年上海交响乐团迁入,乐手们时常在草地上拉琴吹号,每周还会举办室内音乐会,成为沪上古典乐迷的聚集地。

上海交响乐团是中国交响乐的发源地。她的前身是1879年成立的上海公共乐队,这是亚洲最早建立的专业音乐团体,曾被誉为“远东第一乐队”。上海交响乐团在湖南路105号驻扎了50余年,2014年搬到复兴中路1380号。​​​

湖南路285号原上海灾童教养所

湖南路285号,由两幢独立洋房组成,总建筑面积为849平方米,花园面积约800平方米。中央庭院式布局,中国式的飞檐屋顶。这里原是李秋君创办的上海灾童教养所旧址。

李秋君祖籍浙江镇海小港,“小港李家”是享誉沪甬的著名商业金融家族,李秋君的父亲李薇庄是宁波巨富,曾任上海闸北民政总局自治公所总长,在上海工商界颇具声望。李秋君从小精通琴棋书画,天赋极高,是典型的名媛才女,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市妇联执委及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委员等职。李秋君终身未婚,她与张大千是至交,曾与张大千合作《高山流水图》,并盖上代表张大千与李秋君名字的印章“百岁千秋”。

李秋君1938年创办了上海灾童教养所,后搬到湖南路285号。由于是为儿童院设计,一楼没有客厅,两边都是房间,中间楼梯直上二楼。现在这里是上海宝丽会馆精品酒店和LAPIS集团旗下的泰式料理餐厅藏龙泰极。

湖南路555弄鸿丰香缇花园

鸿丰香缇花园位于湖南路靠近华山路的路口,建成于2004年,是一幢现代化的上海豪宅,上海滩的顶级豪宅之一,据说李嘉诚家族、澳门赌王何鸿燊家族,还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星驰,都在这个小区有房产。

鸿丰香缇花园整体采用了法国后现代主义风格,立面设计融合文艺复兴与古典建筑特点,全区每户都采用欧陆型气密式隔音、保温、节能的高级窗材料,全区绝大部份采用LED高科技、美观节能的灯光设计,在上海市住宅小区十分罕见;每户主卧及客厅都有超南的采光窗景;立面及围墙采用高级石材精雕细刻,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金石奖。社区中心有一个3500平方米的法式中庭花园,还有3个喷泉与2棵近70年之久的银杏大树。

兴国路72号兴国宾馆

兴国路72号兴国宾馆位于湖南路、华山路、兴国路三条路相交的地方,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达90%以上。宾馆内拥有28幢风格迥异的别墅楼,分别建于20世纪20、30年代,有法国、英国、德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各式风格的别墅,每幢别墅楼前都有花坛草坪,形成风格独特的园林庭院,环境幽雅。其中很多是美商的中国营业公司——旧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投资兴建,原为洋商办公楼和官僚资本家住宅,解放后由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1956年划归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招待处,建立第一招待所,后改名为兴国招待所。1979年,改为兴国宾馆。

兴国宾馆1号楼建于1934年,原是英商太古洋行大班勃蜡克·华特的住宅,太古洋行是英商在上海开埠后,与怡和洋行、沙逊洋行、英美烟公司并列的大公司,被称为“四大财团”之一,经营棉毛织品、茶叶和丝绸贸易。

这幢2层砖混结构的独立式花园住宅是英国帕拉第奥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1647平方米,该宅建筑平面由主楼与辅楼平行组合而成。主楼立面简洁、典雅,正面南立面分左、中、右对称的纵三段。底层是外廊式,采用双并列的科林斯柱式,柱廊后有落地长门窗。二楼有宽敞的爱奥尼克双柱柱廊,并以宝瓶式栏杆围护。平坡屋面用铜皮铺制,久而久之生成了一层厚厚的铜锈,呈绿黄色,故此屋俗称“铜房子”。中间段正面并排着5座木质的老虎窗,旁边有一对壁炉烟囱。宅前有大片的绿茵草坪,使住宅掩映在各种名贵树木花卉之中。

这是一座设计、施工精良,保存比较完好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代表作品。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湖南路262号 湖南别墅

在湖南路与武康路的交汇处,高高的围墙和浓密的树荫,掩藏着一幢西班牙风格的假三层花园洋房,它深宫紧锁,显得十分神秘,没有人知道里面住着谁。这里就是曾任汪伪政权财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等要职的大汉奸周佛海住过的公馆——著名的“湖南别墅”。

湖南别墅建于1931年,最初是英商锦隆洋行大股东的住宅,叫做锦隆别墅。建筑坐北朝南,墙角、窗间壁柱、入口柱等以不规则石块砌筑,饰面纹理自然。南立面底层设水平通长红瓦坡檐,二层为双柱敞廊,三层人字形山墙檐下有拱式石柱窗,山墙双坡檐在顶部折为四坡水平檐口。

周佛海,是一个经常在谍战片中出现的反派人物,就是电视剧《伪装者》中大哥经常提到的那位周先生。周佛海早年曾参加过中共一大,后来退出了共产党,先后担任国民党宣传部副部长、代部长等职,抗日战争后投敌叛国,成为汪伪政权在上海的一把手。1943年春,周佛海买下这座住宅,因为周佛海是湖南人改叫湖南别墅,连门前的朱尔典路也一起改名为湖南路。湖南别墅曾是汪精卫每次来上海首选下榻的地方,也是日军与汪伪政府要员的一个联络处。张爱玲的丈夫胡兰成也是这里的常客。1944年汪精卫死后,周佛海掌握了汪伪政府的大权,后又兼任伪上海特别市市长、市保安司令。日本投降后,他向蒋介石投诚,被任命为军委会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1946年被被南京首都高等法院判刑,1948年2月28日病死南京狱中。

1949年下半年,邓小平、陈毅两家曾入住此楼,当时邓家住在二楼,陈家住在一楼。1962年贺子珍住进湖南别墅,在这里度过了她的晚年。现在这里是兴国宾馆的分部,用于内部招待,不对外开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