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节奏(下):仁义礼智

2023-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蓝色多莉

阅读笔记第23/365天

今日阅读《人生的底气》

  作者:樊登

第二章 人生的节奏(下)

五、要懂得扩充四端

1.人有四端

孟子提出过著名的“四端”,其中“端”就是萌芽、发端、基础的意思。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起点,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初始。一个人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端,就像身体有了四肢一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2.四端的力量强大

人天生是有四肢的,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端,就像人的四肢一样,也是生来就有的。一个人只要把这四端努力地扩充,不断放大,就会像火刚开始燃烧,泉水刚从地下涌出来一样,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甚至足以让你保四海、安天下。反之,如果你不好好扩充它们,那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侍奉不好。

3.四端的最高境界和扩充之道

王阳明先生以“致良知”概括了孟子的“四端论”,认为一个真正具备良知的人,一定是个常怀恻隐之心、明辨善恶、懂得适时辞让、是非关头保持人间清醒的人。

作为普通人,要时刻做到孟子所提倡的扩充四端和王阳明先生所谓的致良知,并没有那么容易。但四端又是人人皆可从事的修行之道,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有意识的扩而充之,遇到问题时不要怨天尤人,懂得反省自己,那么它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是大有脾益的。

六、想教好孩子,先活好自己。

1.不恰当的教育。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是说一套做一套。

如果父母只是让孩子做,而自己却并没有做到,那么父母说的话,孩子就不会听,孩子不会按父母所说的去做。

如果父母想要孩子做的,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或者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对孩子求全责备。这样父母也会认为孩子不听话。当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会发怒。父母一发怒就会说出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会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家庭失了和气。这样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2.真正的教育。

孟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 ,就是不要对孩子要求太多,跟孩子搞好关系,同时努力活好自己,给孩子做好示范。只要你活好了,心中有热爱,眼里有光芒,孩子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你的积极影响,并照着你的样子去生活,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你还可以让老师(或者孩子喜欢的人)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老师教的道理和家长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但因为老师在孩子面前展现的都是正能量。老师说给孩子听后自己也会做到,如果老师做不到,他会把做不到的这些掩藏起来,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这样一来孩子所接触到的都是老师善的一面,学的也都是善的道理。

七、环境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周围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周围的人,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是靠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受来学习的,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你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问题,你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生活,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他的东西。

所以我们育儿先正己,想要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改变自己,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让自己变得更好,让整个家庭氛围变得更好。孩子是有样学样,他会不知不觉地模仿你,不断改变和调整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才是教育的过程。

家长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家长本身的认知,家长的知识水平和态度,以及家长为孩子营造的环境才是真正决定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

八、舍近求远,只会徒增负担。

孟子告诉我们:道就在近处,而人们却要到远处去寻找;事情本来很简单,人们却要从难处下手。这就是舍近就求远了。其实只有人人都从自己做起,亲近自己的父母,尊重自己的长辈,那么你做的事情就能成功,天下就能因此而太平。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是有生命力的,知道怎么做对自己好。实际上,教育不是给孩子提要求,而是对家长和老师提要求,如果家长和老师都做对了,孩子自然就会成长得很好。

越是简单的道理,往往越能解决复杂的问题,如果你非要舍近求远,那就只会徒增烦恼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