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己于物,失性于俗
关于钱。
钱真真是个好东西。孔子也曰过,富贵若可求,虽执鞭之士,吾欲从之,如不可求,从我所好也,因为钱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自由,身体的,心灵的。但是,钱肯定不是最好的东西,所以不能为了这个次好的东西而丢弃了最好的东西。只要不丢掉最好的东西,次好的东西便是多多益善。那最好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生命的单纯和灵魂的高贵–一个人总得有与自己相处的时候,放空一切,与心灵对话。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关于灵魂
人与人的真正差别在于魂灵,而非职业,更无关地位。我常见到有些商人有着艺术家的灵魂,小人物有着超然的心态。相反,有的人干着文化的事,艺术的活儿,却有着商人的灵魂,身居高位,却腌臜无比。正是宝玉那颗不愿从事经济情事的赤子之心,才使得红楼梦千古流传。
关于爱情
张氏有句名言:男人都想有2朵玫瑰:红玫瑰和白玫瑰。其实,女人何尝不是如此?择偶时,既要这个男人为她提供物质幸福,又能让她精神丰富。其实,就物质来说,现代女性早已不让须眉,而精神上的幸福,很多时候只能靠自己,无人能夺走你内心的宝藏。有的女性做出这样的选择,找一个疼自己的男人结婚,精神虽少 ,但能和睦相处。这虽不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次好,总好过一个人孤家寡人,冷火冷烟。现在有好多不负责任的媒体,成天宣扬不婚,自己却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舒服得捏,不知居心何如?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关于见识
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是最令人讨厌的。这样的人,虽见多识广,却谈不上见地。唯有智慧才能赋予知识生命,使它成为你的见识。没有智慧的知识,只是黑暗中的碎片,散落一地也白搭。
关于教养
教养真的跟学历没有什么关系。没有教养的人,无论他她学历多高,我不认为他她有文化。教养似乎无迹可寻,却又无处不在。教养就是让别人舒服,最后自己才能舒服。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关于教师
和传授知识相比,一个教师作为一个有魅力的人,对学生的精神影响是最重要的–多年以后,学生恋恋不忘的还是早期给予他启迪和熏陶的魅力教师。
教师必须是一个热爱智力生活,对知识对读书充满兴趣的人,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同样的求知欲望和热情。教师还必须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无论上什么课,都能把底蕴带入所教授课程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其实责任重大,不仅传播文化,还兼传承高贵。
啰嗦半天,望望窗外的阳光,还真有些刺眼。时刻提醒自己,勿“丧己于物”,勿“失性于俗”,的确,老祖宗的话,有许多挺不错的。
春日融融,2019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