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没吃过 这么美味的苜蓿芽饺子
俗话云:春吃芽,夏吃瓜。春天是吃芽的好时节,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不是在寻找美味的路上,就是已经把美味弄到了肚子里。今天要说的是苜蓿芽饺子,刚刚吃完,趁着美劲儿没过,写上两笔,勾勾诸位的馋虫。
狮城沧州东临渤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地近海而盐碱出,越近海边土地越是贫瘠,地下水位低,不能水浇,一浇盐碱上翻,庄稼耐不住就会枯萎。所谓万物应天而生,苜蓿草耐盐碱,是饲养牲畜最好的饲料。在临海的黄骅、海兴等县市,苜蓿因其特性,种植户很多。
战友老家是黄骅的,双休日来沧州参加婚宴,知道我好吃,特意给我捎来了一大袋子苜蓿芽。中午一起参加完朋友婚宴,告别战友后回到家,就打起了苜蓿芽的主意。苜蓿芽不是芽苗菜,是苜蓿早春生出来的芽尖,顺芽尖往下只带两个叶杈采摘下来,最嫩最好吃。如果错过了这个时节,苜蓿就老了,纤维一多,吃到嘴里味同嚼蜡,只能喂牲畜。
吃苜蓿芽,最好吃的是苜蓿芽鸡蛋饼和苜蓿芽饺子,后者较之前者更爱。把苜蓿芽放开水里烫一下,出锅沥干剁碎,拿出早市上买的肥猪肉馅,放上盐、香油、葱姜末、花椒粉、酱油,一起放盆中搅匀,然后和好面擀皮开始包。肥猪肉油大,苜蓿芽本身无味且吃油,再肥的肉和苜蓿芽一起也不觉得腻。如果不放肥肉,用瘦肉苜蓿芽吃油少,吃到嘴里就有些发柴,口味差。与妻子包、擀、捏、摆,一阵子的忙活儿,饺子包好,这时水也烧开了,下锅滚两个滚,出锅捞了满满两大盘。摆好姿势照个图给战友发过去馋他一下,然后开始吃。在饺子碟里倒上去年泡好的腊八醋,滴上几滴香油,拿出从老家捎来的衡水老白干,一家人开动。嫩嫩的苜蓿芽在吹弹得破的面皮里已经与猪肉融为一体,咬开饺子皮,把馅用唇挤进嘴里轻轻咀嚼,哇,苜蓿的清香和肉香弥漫于口腔之内,鲜嫩可口,啧啧……真是人间美味呀!吃饺子就酒,长喝长有,这日子真是滋味十足。
据记载,苜蓿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原。各地有野生,亦有栽培。江南人将其嫩苗腌作菜蔬,叫金花菜。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中记述:“长安中乃有苜蓿园。北人甚重之。江南不甚食之,以无味故也。”要说这苜蓿也算是中华土著了,千年流传至今,可谓历史悠久。可能只是属于尝鲜的时令菜,未免不为大众所看重。
春华秋实,人得依自然万物而生。一叶一枝,情也深,爱也重。“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他老人家不愧为先贤,早就教导我们说,人光爱人不行,也得爱物。引申一下,万物人为灵,人亦得万物恩。如此,这顿苜蓿芽饺子,也是战友之爱,苜蓿草之泽了。
停箸沉思,人生起起伏伏,或许有四季冷暖,生活却必须过得有滋有味,就像这美味的苜蓿芽饺子,它由爱出发,恩泽一餐之美,幸福于此时此刻。
感恩万物,感恩生活。这近乎平凡平淡的碎碎念念的爱,充盈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定格于人生的每一个瞬间,点点滴滴,如涓涓细流般汇成了人生幸福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