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成为那个百分之一的人吗?

2016-05-26  本文已影响194人  艾普萝妮

前几天,听了一场微课,里面提到生命的可能性,这个话题引起了听众的深度思考。一个人一生的走向到底是命中注定的,还是说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呢?有的人可能会想,我处在这样的阶层,还有什么生命的可能性?

不可否定,有些东西确实是命中注定的,比如说出身,这个你没办法选择。阶层固化的理论一直很流行,就是说一个人很难去超越他所处的阶层去往上发展。通俗的说就是精英阶层的孩子长大了还是精英,平民阶层的孩子长大了还是平民。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特定的时期内社会资源是有限的,精英阶层比平民阶层获取的社会资源更多,也就更容易成功。有一些人甚至说,现在社会,优质资源已经被精英阶层瓜分怠尽,这一说法有点偏激,但是也说明现在社会阶层分化越来越严重。

就拿城市教育举例来说。教育资源总是按照从优到劣,从上往下分配。精英阶层的孩子可以选择私立学校,平民阶层的孩子只能选择公立学校,再者就是民办学校。每个时期,精英阶层的人总是占少数,所以他们能得到更好的服务,获取更多的超前的信息。平民阶层,就在公立学校这块资源上拼杀,失败的,就只能进入民办学校。有些甚至连民办学校也进不了,只能回到户籍所在地上学,只能选择做个留守儿童,当然有的父母会随孩子一起回老家,这是比较有牺牲精神的父母。

那么到底是什么限制了这些孩子的成长?当然是父母所处的阶层。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不服气,我也为这个城市做出了贡献,凭什么就不能让我的孩子在这里公平的享受教育。可是闹也没用,人一多,教育部门会出台更严厉的政策,比如说今年的积分制上学,限制条件增加到七条,想要条条都符合,真是难上加难。难道平民阶层不想往上走吗?当然不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了很多人。

那么是不是说这些平民阶层的孩子就完全没有机会呢?也不是绝对的。还是有一少部分人会超越他所处的阶层而跃入一个更高的阶层。英国有一部记录片名字叫《56UP》,花了49年的时间跟踪拍摄不同阶层的几个孩子从童年到老年的发展状况,每七年拍摄一次,可以说横跨了人的一生。纪录片里的孩子,大多数人的一生印证了阶层固化那个道理。只有一个名叫peter的小男孩,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了他固有的阶层,步入了精英阶层。

所以说即使我们处于平民阶层,还是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去超越自己所处的阶层。那么,怎么去超越呢?那么就需要去探寻生命的多种可能性,特别是童年时期和青年时期。不断的去尝试,即使一次次的惨遭失败,也不放弃。不去尝试,你怎么可能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里?当然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寻找,比如说一个喜欢画画的小孩你强迫她去跳舞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天赋也是一大资源。

在一个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知识无用论很容易流行。对知识持怀疑态度的人会时常疑问:有人学历那么低生意却做的风生水起,有人学历那么高却过的那么寒碜,知识有什么用?但是事实上学历和知识是两个概念,学历是死的,知识是活的,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只有保持不断的学习,才能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很多身边人的奋斗经历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最后改变命运的一定是你本身具有的知识。

所以,让我们不断的学习,去探索生命的尽可能多的可能性,成为《56UP》中那个超越了阶层的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