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深度思考

接受自己不够优秀

2018-08-11  本文已影响26人  北山麻雀

雅基·马森在《可爱的诅咒》这本书里说: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该怎样为人处世,很多深深根植于脑海里的观念源自我们的童年,而且通常可以追溯到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之前。

也就是说,你是什么样的人,从小时候就决定了。

从小学到高中这段重要的性格塑型期我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印象当中她很少笑,总是冷冰冰的一张脸。整个童年我都无比坚信她是讨厌我的,因为我似乎做什么都是错的,我在责骂下活的战战兢兢,或许你觉得这个词有些言重了,但用它来形容我小心翼翼的、自卑的童年再适合不过了。

你能想象么,我竟然在十二岁的时候就有了轻生的念头,甚至已经想好了遗书怎么写,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有些后怕。

我的自卑就源自那个时期,尽管完全没有自卑的理由,但身体中仿佛住了另一个我,她随时随地都可能跳出来对我说:你不行。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初中时我被评为校花,高年级的男生常常慕名而来,结伴到我们班里看我长什么样。我很受宠若惊,也很紧张,因为我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美好的东西,跟相信有人喜欢我相比我更容易相信所有人都看走了眼。

直到现在我也没完全摆脱这种心理的束缚,在恋爱中,我很难真正接纳一个人,因为另一个“我”总是对我说:他不会喜欢真正的你,付出太多是会受伤的。于是我在安全距离内划了一道线,把人挡在外面,这样我永远都是安全的。

童年的经历还造成了另外一个遗留问题——我很怕犯错。常常有人对我说,“你也想太多了吧!”或者“管他结果是什么呢,先去做就好啦!”,我很无奈,我就是做不到不想那么多啊。

小时候受到的指责让我潜意识里认为,只要犯了错一定会有人跳出来批评我。即使再小的错误,也会让我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懊悔中,所以我说话做事前总是三思三思再三思。

我把自己抽丝剥茧不是为了责怪家人或命运之类的,而是我接受了自己不够优秀的事实——有些方面我就是比不上别人,但这不是我的错。这是件好事,把害怕的东西瘫在桌面上后我反而自信了,因为这意味着我可以控制它,也接纳了自己。我们这辈子不就是为了摆脱不必要的束缚,成为真正的自己么?

虽然跟有些人相比,我的童年算不上美好,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我造成了不可抹去的伤害,但现在的我却是乐观的。

成熟到一定程度时,我能更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原来我一直期望变成侃侃而谈的、开朗的人,所以从来没有真正认可过自己,其实比起我羡慕的那一类人,我更善于思考、更成熟稳重、更善于倾听,我有很强的移情能力,可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特质。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元认知”。每当我怀疑自己时、心慌时就会告诉自己:这不过是自卑心理作祟,你并不是真的做不到。

当我专注于改变而不是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时,反而开始享受生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