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学习笔记

2021-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经天纬地

一、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网络协议?

1.2 Java跨平台原理

1.3 C/C++ 跨平台原理

1.4 网络互连模型

image.png

1.5 请求过程

1.6 每个层对应的协议和应用

image.png

1.7 计算机互连方式

  1. 网线直连

  2. 同轴电缆

    • 半双工通信
    • 容易冲突
    • 不安全
    • 中间断了,整个瘫痪


      image.png
  3. 集线器(Hub)

    • 跟同轴电缆一样


      image.png
  4. 网桥

    • 能够通过自学习得知每个接口那侧的地址,从而起到隔绝冲突域的作用


      image.png
  5. 交换机

    • 相当于更多接口的网桥
    • 全双工通信
    • 比集线器安全
  6. 路由器

    • 多个不同网段之间转发数据。(网线直连,同轴电缆、集线器、网桥、交换机只能在同一网段,连接设备处于同一广播域)
    • 隔绝广播域(ARP广播)

二、MAC地址和IP地址

2.0 网络连接流程:由对方IP地址解析成MAC物理网卡地址再进行连接通信

2.1 ARP

2.2 RAPP、DHCP

2.2 ICMP

2.3 IP地址的组成

2.4 IP地址的分类

  1. A类:1 ~ 126
  2. B类:127 ~ 191
  3. C类:192 ~223
  4. D类:224 ~ 239

2.5 子网掩码的CIDR表示法

2.6 为什么要进行子网划分

三、路由

3.0 作用:跨网段通信

3.1 公网IP、私网IP

3.2 NAT

四、物理层

4.0 主要定义了接口标准、线缆标准、传输速率、传输方式

4.1 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主要是物理设备,比如光猫,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这部分没什么好说的

五、数据链路层

5.0 从1个节点到相邻节点的一段物理路线(有线或无线),中间没有其他交换交点

六、网络层

6.0 决定数据的路径选择和转寄,将网络表头(NH)加至数据包,以形成分组。网络表头包含了网络资料。例如:互联网协议(IP)等。

七、传输层

7.0 主要有两个协议

详情请看:

  1. 面试官:TCP如何实现可靠性传输
  2. 这一次,彻底搞懂TCP3次握手、4次挥手好吗

八、应用层

8.1 应用场景

8.0 DNS

8.1 DHCP

九、HTTP

9.0 超文本传输协议

9.1 历代版本

  1. 1991年 HTTP/0.9:只是Get请求
  2. 1996年 HTTP/1.0 :
    • 支持POST、HEAD等请求方法,支持请求头、响应头等,支持更多种数据类型(不再局限于文本数据)
    • 浏览器的每次请求都需要与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请求处理完成后立即断开TCP连接
  3. 1997年,HTTP/1.1(最经典、使用最广泛的版本)
    • 支持PUT、DELETE等请求方法
    • 采用持久连接(Connection: keep-alive),多个请求可以共用同一个TCP连接
  4. 2015年,HTTP/2.0
  5. 2018年,HTTP/3.0

9.2 报文

9.3 请求方式

9.4 状态码

9.5 代理

9.6 抓包工具的原理

9.7 CDN 内容分发网络

十、网络安全

10.1 网络层---ARP欺骗

10.2 ARP欺骗---防护

10.3 Dos、DDos攻击

10.4 Dos、DDos防御

10.5 应用层 --- DNS挟持

10.5 HTTP协议的安全问题

◼ HTTP协议默认是采取明文传输的,因此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常见的提高安全性的方法是:对通信内容进行加密后,再进行传输
◼ 常见的加密方式有
不可逆
✓ 单向散列函数:MD5、SHA等 可逆
✓ 对称加密:DES、3DES、AES等 ✓ 非对称加密:RSA等
其它
✓ 混合密码系统
✓ 数字签名
✓证书

TODO: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