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记往事如烟

卖 唱

2020-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心向往之的毛毛虫

在我的印象中,她长得很白净,永远穿着一件丈青色粗布衣服。大人小孩都叫她女女。她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小镇的一个特殊的乞丐。

小时候,经常会见到一些讨饭的,但是她和他们不太一样。

我在上小学时,就知道女女在小镇的大街小巷以卖唱为生。听大人们说,她丈夫去世的早,她要养活三个儿女,没有其他的门路,所以,她就靠卖唱来换取一些吃的或者几角零花钱。

女女唱的都是当地的现成的小曲,而且她还会现编现唱。有时候,当她走到谁家院门口时,就会根据这家主人的长相或者其它特点,来上那么几句,当然,内容都是对这家主人的夸奖和赞颂。每当这时候,女女的身旁就会有一大群看热闹的大人和小孩。

主人听了女女的小曲,也非常开怀,于是便从口袋里摸出一角钱递给女女。遇到大方的或家境不错的主人,除了给她一点钱,还会给她一些吃的。此时,女女便会把她随身带的一个小口袋张开,把吃的放进去。我猜想,她回去一定是给她的孩子们吃的。

她唱小曲的声调听起来简单,但是很好听。只要她一出现,就会有一帮孩子围着她,仰着头看着这个靠卖唱为生的女人。她一离开此地,孩子们就哄笑着跟在她身后,有的还“女女”、“女女”的叫着她的名字。每当这时,她总是咧嘴笑笑,那笑是无奈的、苦楚的,然后习惯的把头发往后捋捋,继续卖唱去了。

可是有些大人也会拿她取乐。

一天,她站在一个比较气派的院落前,她的面前的那个男人手里拿着一张五角钱的纸币,男人对她说:“女女,你唱一个新鲜的又好听的,给你五角钱。”女女便低下头,沉默一会,然后再抬起头,就开唱了。这时候唱的都是一些较长的曲子,而且声调高亢悠扬,看得出,她很卖力,此时围观的人会更多。

等到女女唱完,那个男人并没有马上把五角钱给她,而是嬉皮笑脸的说:“这一次不算,再来一曲。”

女女便会央求道:“好大哥,行行好吧,我还得赶快回去给孩子们做饭呢。”

那男子仍然一副耍笑人的嘴脸。围观中的有的人竟也跟着瞎起哄。

这时,人群中的有的老者开口了:“还是给了她吧,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

那个男人才悻悻的把钱给了女女。女女赶忙接过来,嘴角依旧挤出一丝笑容,就匆忙的离去,留给“观众”一个瘦削的背影。

春去冬来,岁月如流。时光之舟在那个物质困乏的年代里并没有额外的给苦难中的人带来什么好运。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我和小镇的人竟然有很久没有见到卖唱的女女了。她的在与不在似乎与小镇没有多大的关联。

我只是偶然从人们的闲谈中,了解到女女被一只大狗咬伤了腿。

那是在一个春夏之交的很平常的日子,正是一年当中自然风景最美的时候。

女女照常出来卖唱,来至一户人家的院门口,正要开口,院子里突然窜出一条个头挺大的狗,一下就咬住了女女的一条腿。她吓得一声尖叫,用劲想要挣脱,可那恶狗,根本不松口。这时,主人闻声跑来,才把那恶狗赶跑。可怜的女女腿上鲜血直冒,当时她被紧急送往县医院治疗。

于是人们有很久的时间,没有再看到女女卖唱的情形了。

应该是第二年的春天,女女又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她的脸庞依然白净,只是明显的有点苍老了,黑色的头发里夹杂了几根白发。她那时也就是四十几岁。整个身形好像更加的消瘦了。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服装一成不变,样式单一,颜色单一。我看见她穿的永远是一件丈青色的粗布衣服,两个胳膊肘上还打着两块褪色的补丁。

她依旧走街串巷,依旧卖唱着那些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小调。但可以看出她的活力正在慢慢的消退。

但是女女在岁月的风尘中一步步的朝前走着,她用她的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养活孩子。她在拼命的同生活、同世界作着抗争。

她是一个好女人。

人们的命远轨迹大抵如此吧。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咬着牙与岁月抗争呢!

只是我们比女女幸运。我们大多数人似乎可以有更大的力量与生活周旋,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有可能的未来去期待。然而她是不大可能的,她是一个乞讨者,她更是一个母亲。她大概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我想,我是希望她的儿女们快快长大成人,能为他们的的母亲分忧解愁。

女女在一天天的走向衰老,卖唱的日子终将会画上句号。

再后来,我离开了小镇,就再也没听到有关她的任何消息了。

但当我用拙笔写下她的故事时,她的形象竟如此清晰,耳边仿佛又响起她那动听的卖唱的小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