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涅槃 涅槃不可讨论
观智的波动起伏,就好比是从航行于大海的船舶上,被放飞的鸟儿的飞翔。在古时候,当航海员不知道哪里是最近的海岸,他们会把带到船上的乌鸦放飞,乌鸦就会往不同的方向飞去寻找最近的海岸。只要未找到附近的海岸,乌鸦就会飞回船上;但是,一旦乌鸦发现陆地,便会直接飞到陆地。
同样的,倘若内观的力量不足,无法证得道智并体验涅盘,内观便会一再地被拉回,也就是观照之间会有空隙。但是,当观智够成熟,五根平衡时,禅修者将见到身心现象的生灭逐渐加快而所缘也愈来愈清晰,如此持续约三、四次,然后,紧接在观照六感官门里任一显著所缘(触、知、听、见、嗅、尝)之后,禅修者体验涅盘──所观的所缘和能观的心同时止息──因而证得道智和果智。
到达这状态的人清楚地体验到,他们的觉察在证悟之前速度加快;此外,所缘如何在最后一个观照之后被切断,心又如何以涅盘──所有缘生现象的止息──为所缘,也会极为清楚。以下,是禅修者们对该经验的描述:
所缘和观照心二者突然中断、停止。
所缘和观照心被切断,像藤蔓被砍断。
我看到所缘和观照心落下,像卸下一个重担。
所缘和观照心像是坠落下来,彷佛我捉不住它们一般。
我挣脱所缘和观照心,好像突然从监狱的囚禁脱逃了出来。
所缘和观照心骤然消逝,就像爉烛的光被熄灭。
我从所缘和观照心逃脱,像是突然从黑暗进到光明。
我离开了所缘和观照心,彷佛从一团混乱突然进入清净空间。
我发现所缘和观照心沉没了,彷佛它们沉入水中。
所缘和观照心戞然而止,像挡住道路并把跑过来的人推了回去。
缘起的身心现象的止息,这经验并没有维持很久,其实就如观照一次般的那么短暂。之后,对此事件的省察将会生起,如:「我刚刚体验到的所缘和观照心二者的止息,必定是很特殊的体验,或者说,就是道果涅盘。」拥有佛典知识的人可能会如此省察:「缘起的身心现象的止息,即是涅盘。当体证到这止息之时,我所体悟的,就是道智和果智。我已体悟涅盘,证得第一阶的道、果。」曾经听闻过名色止息经验的人们,三种省察通常会有系统且完整地出现,所以〔除了省察道果与涅盘之外,〕他们也会省察哪些烦恼已断,哪些烦恼未断。
在这些省察之后,禅修者会如同往常地回去观照身心现象。那时,身心的生灭进程将会相当粗糙而明显,能清楚知道现象的开始与结束,或说生起与灭去。因此,他们可能会想,观照一定又有了空隙,或以为自己的修习一定是退步了。这是事实,他们回到了生灭智,因此他们可能会再次见到这阶段常见的亮光和影相。有些禅修者可能感觉他们的观照心突然不再与所缘同步,像是处在修习初期,或遇到种种苦受之时。
然而,多半来说,他们的心会时时保持清澈。在这阶段,他们会感到非常安详,心彷佛独自漂浮在空中般。不过他们将无法观照到这个心理状态,即使他们试着去观照它,也无法有效地觉察。他们不想要观察其他事物,也无法观照其他的所缘,他们的心清澈而安详。而这清澈的心理状态会逐渐变弱,那时,如果他们能持续观照,将再次看清生灭。回到观照细腻的阶段一阵子之后,如果观慧够强大,他们可能会再次进入诸行的止息如同之前的经验一样。这个体验,会取决于他们的定和观智的力量而一再地重复。现今仍有许多人反复地进入已体验的预流果,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只是证得第一阶的道、果。这是第一阶证悟的果,透过一系列的观智而成就的情况。
已得道果的人们,心态会和以往不同。这经验如此地特别,让他们感到好像已获重生。他们的信心变得极为强大,因而生起了有力的喜和轻安,快乐也常常自动生起。有时候,信、喜、轻安、乐等心理,强大到使禅修者在证得道果后无法好好辨别所缘来禅修。不过,在几小时或几天后这些心理会变弱,到时候就能再次辨明所缘,禅修会再次进入佳境。有些禅修者在证得道果之后感到放心了,或者说已感到满意了,无意愿再进一步观照。这满足的生起,可能是因为他们最初的动机便只想证得第一阶的道果。如果他们想透过已证得的圣果再次体验涅盘的寂静,他们应该犹如往常地去观照当下的身心现象。
——摘自《向马哈希大师学正念Ⅰ(内观实修指导)》 马哈希尊者著 邬拉明、圣智英译 温宗堃、何孟玲编译
随顺智是与正念有关不同层次智慧的最后一种。
这个智慧的终了之后,禅修者立刻与涅盘面对面,在那里名、色和业行皆息灭;与涅盘的这个接触包括种姓智、道智和果智,这三种智中,道智是道的正见。
与涅盘接触表示见到名、色、业行的生灭完全地止息,在内观智慧生起的当下,禅修者只见到身心现象的生灭,随着最后随顺智的终了,身心现象停止生起,它们的完全息灭表示了知涅盘的寂灭。这种经验只有曾体验过的人才会完全了解,没有经验的人就只能想象它。
——摘自《减损经讲记》 马哈希尊者著 英译:邬耶蒙 中译:王玉珠
闲客有话说
涅槃是所缘和观照心的止息,是切断身心现象。佛陀,辟支佛,阿罗汉在证得有余涅槃,依旧存在于世界。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便是如理实见。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这了知所缘的止息,观照心的止息,了知身心现象的止息从而,如实知道心的生起,心的灭去。知道苦,集,灭,道。至于阿罗汉的言行,他们如实了知,如实而行,生起唯作心,无善无恶。善恶是遵从事物所缘造作的产物,如实而行的,不在善恶之中。如同从一个新房间看到一个名叫善恶的房间,那里的实质是苦。而这房间不可讨论,不要揣测它的存在。无善无恶的唯作心并不是通过麻木,无视,获取。它的实践唯有如实,而非尝试,猜测,道德的表面形式。
人生观
如实的世界没有事物是生命的必经之路。命运由努力和智慧获得走向,除了过去所做和现在的业,他们是自己所需要承受的生命现象,但我们可以拥抱生命现象,并不需要抱怨什么或者疯狂的祈祷。过去和现在的造作有好的,也有坏的不是吗?在世俗中,苦难使人稳重,温和。但涅槃远不是如此。磨难并不能到达涅槃,涅槃特指切断所缘后的实观,实观通达缘生法。涅槃远超不是如实而来的人生提升。谁做肯做到如实,观察,戒定慧,依照正确得方法。谁都可以获得涅槃。涅槃无关年龄。不是苦难过后,不是世俗的人生净化论。除实观的涅槃外,都是无明所导向的人生提升现象,依旧在于善恶轮回。
违背实观的邪见涅槃观
没有实践的人,喜欢在理论上猜测出涅槃的状态,以这种状态描述获得道德一般的支持,如那无善恶观的道德要求。涅槃切断所缘后如何存在呢?抛弃了唯作心,他们以无善无恶的空性,或者叫做心性论来建立唯心哲学,实现理论上的涅槃。由于文化思想传播力量。这种中国化的伪学在这里成为道德的阵地。
我们可以推导一下禅宗的哲学的合理性。为什么叫合理性?因为只要存在邪见,推导出这种涅槃观仿佛是必然的。
禅宗是如此推导的,身体是无,意识是无,一切事物都是无,但却有一点是真,也就是觉性,但觉性的本质也是本来圆寂,做到没有觉性,做到连消灭觉性的念头都没有,做到没有念头的念头都没有,这样无穷推敲,无穷逼近,直到一声巨响,明白无无亦无,一切如常,事事以无作为宗旨便是,总之涅槃即使是无。只要无无亦无,也就是到了就地涅槃了。这样好像是对世界的独断论,并且直接否定了世界。但无无亦无是不可能的,吃喝拉撒都要,所以,又提出如如不动的生活行为准则,也就是把涅槃即无作为宗旨。另外,一个人获得一种全新思维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是,他们对于世界并不了解,也不愿意陷入消极的独断否定之中。但他们相信老年之后,他们就会通过学习获得这种理论,获得一种思想的卓越,得到一种愉悦感和成就感。
引
故经云:动而无所动,终日去来而未曾去,终日见而未曾见,终日笑而未曾笑,终日闻而未曾闻,终日知而未曾知,终日喜而未曾喜,终日行而未曾行,终日住而未曾住。故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闻觉知,本自圆寂。乃至嗔喜痛痒何异木人,只缘推寻痛痒不可得故。——《达摩祖师血脉论》(三十八)
这样,一个新的哲学理论可以冠冕堂皇的成立。但所说的是,以无无亦无的观点,或者叫空性,缘起性空的带领下的世界观。真的可以做到正确的戒定慧?真的不会因为这种理想世界的对立感到束缚吗?实际上表现为禁欲主义,而把禁欲主义当做戒律。这种哲学理论在应用上存在缺陷。更是在无无亦无的基础上,提出,对于心的观点。不在外面,不再中间,不在外面。感觉还是有道理的。由于这种应用的缺陷,即使现在的佛教依旧还是圆满自己的说法,这是永无止境的,比如满天神佛,为什么不直接帮我们超越轮回呢?既然有神佛,我为什么不膜拜呢?最终教徒依赖心理变得大了。这便是事物的利弊,从一个层面。中国佛教建立一个膨胀满满的道德框架,从另一个层面,制造的问题也不少。但最终,我们从否定它的结论前提来否定哲学理论的全部。不否认这种理论给中国哲学的人生论带来优越。但首先,纯粹的觉悟不是依照思维,思想理论。
在原始佛教,也就是佛陀未无余涅槃的时候,就已经对于涅槃存在很大的兴趣的人,乃至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对涅槃充满兴趣的人。他们这样问佛陀,涅槃后的形式是如何的呢?佛陀表示,这是没有必要回答的问题。
也可以这么推导,心是识别目标的过程。依靠肉体的运行而运行,虽然,心在肉体的作用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我们对外界的看法是心的作用后的意识,并非是心这个活动在我们这个肉体消失以后,它又依靠什么完成识别目标的过程?
心是识别目标的过程。它的定义紧密联系于存在,失去紧密联系,就成了超越物质的形而上,唯心主义,假设性导致的哲学理论。保持紧密联系,又好像,实在不同于以往的认知。我暂时称作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悖论。但至少假设性的哲学理论带来的滚雪球的连锁反应超乎想象地带来一些问题。而这却是实事求是不曾带来的。
我们可以把佛陀的涅槃观称作——实观主义。他不会建立导致不良社会反应的言论。如此,不可超越肉体,不可迷信肉体。实践的含义止步于此。
实观是反对形而上和虚无主义。就表象而言,形而上,或者虚无主义,是每一个信仰者必须站的立场。因为这样使人,变得踏实。而时光主义,却是以另外一种方式,使人变得踏实,从后期佛教发展,从世界上的宗教徒,理想主义者来看,实观主义存在不稳定性。那么,就从是否遵循原则的观点来看吧。形而上学的,出现是否遵循探究世界最开始遵循原则呢。因为最开始的原则代表他的意志。他的言论,一直遵循着他的意志,也就无法建立形而上学。
在无法割裂的实观主义中,我们看到了朴素。涅槃属于世界的边际。
或许是一种悲哀,但世界发展的心理因素又不可不知。只有实践才可以实现某种超越,切实地提升品格,建立真正属于道德的意志,服务大众。而不是表象世界的社会道德,人云亦云,依靠紧密关系,依靠历史发展,建立不同国家的社会公约。或许,你们现在还不明白,觉悟者的道德架空社会,同样。并不欣赏把社会公约作为意志的道德的个体作为真道德者。
道德不来自社会公约,同样,不来自表象世界宣传的舆论。觉悟者是无为的,平静的,认为是世界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符合你的思维?到底是中国哲学的观点还是你迷信这种观点。首先,我否定你作为一个人的意志。如何作为觉悟者的观点呢?看看,这就是形而上带来的人的意志。
存在消失,心也消失。但准确的说,心又不属于我们内心独特的器官。所以心不在里面,没有肉体,它也无法做到识别目标的过程。也不在外面。我们看的肉体会失去,它不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中间。否则心的作用会随着身体消失而消失。通过分裂的想法,得出一个结论,心不在里面,不在外面,不在中间,又存在于那里呢?
佛陀,辟支佛,阿罗汉在世界的时候,实知缘生法的止息做到如理实见。一个身体怎么会出现两个空间可以做到,如此的客观呢?涅槃究竟是如何的存在呢?那个无关善恶的房间在哪里?这些都无法给出答案。都超越经验。因为我们没有到达涅槃,更因为涅槃实在无法描述。
觉悟者是如理实见的,因为如理实见而正直。一个正直的人又如何创造出自己都未曾如理实见的假设性理论呢?一个正直的人如何因为自己没有如理实见而制造出使人混淆不清的理论呢?
后期佛教以极大的热忱去猜测他们认为对的涅槃理论,以此,他们的教徒断定佛陀本人的理论是不完整的。并在这理论下,建立不同于原始教义的佛教。但存在两大死穴,我个人认为是无解的,至少他们无法正面回答你的问题,使用道德或者,宗教解释权归于宗教的反智力回答,搪塞过去。一个死穴是不一样的佛教形式出现的社会问题,为什么觉悟者无法预知一切呢?一个死穴是,他们的真的如实得知,涅槃即无吗?
想回答涅槃,又实在无法回答。那么,空,无也就出来了。那么就把佛陀的开悟后的状态描述为,一个有本体论,在世俗行为中畏首畏尾的人。而这种回答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他们把涅槃同中国哲学的人生提升论相提并论。这种理论带来的人生观也遭人驳斥,不是吗?
在一个社群,有一个人对后期佛教提出疑问,我为什么把无善无恶在实行起来特别痛苦。原因是。后期佛教只给你一个假设性的哲学理论,你并没有实知所缘和观照心的止息。
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实观建立的理论都是邪见,对超越经验的事物进行假设都是邪见。没有实观,邪见的理论自然导致社会问题。
如下,是南传佛教的涅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