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经历那些应该经历的

2017-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云在天际水在瓶

未能行至水穷处,难解坐看云起时

每个人都想过要逃避生命中某些不想经历的事情,但是最后还是桎梏在生命的枷锁中,当那些想逃避的经历过后再回首才发现那些最不想经历给到了人生最珍贵的东西,生命永远不是一个看到的结果那么简单,它就像美酒,你需要不断的去细细的品,尝尽它所蕴藏的所有的味道,如果生命只是一个结果那就太无趣了,那存在也不需要如此旷久的慢慢的进化,它一定像河流那样蜿蜒的流动着,有细细的溪流的时候,也有涛涛的江河的时候,但是它仔细的流过每一处,滋润着每一处,虽然知道那个流向的终点一定是星辰大海,但这并不影响它欣赏沿途的每一处风景,当它最终回到大海的怀抱,它也能够向大海分享自己的故事,就像一个佛那样,静坐在菩提树下,向芸芸众生宣说着无上妙法。

记得有两句很有意思的话:一路看山到峨眉,不到峨眉不看山。这两句话代表了两种生命的态度,那哪一种正确呢?其实都正确,更准确的说它们都有它们在生命中的合适性。生命中没有对错之分,因为当你把时空拉的足够长,会发现错的会变成对的,对的会变成错的,每种对错都有它的合适性在里面,所以老子就说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任何事情一定是有两面性,它表现出一面,另一面只是隐藏了,当那个时空发生转变,就会反过来。所以回到刚才的两句话上来,一路看山到峨眉和不到峨眉不看山,这两句话之间有一个点,在那个点之前是不到峨眉不看山,在那个点之后是一路看山到峨眉,这两者都有个关键的前提就是知道了有山的存在,只不过是在去看山的路上该如何抉择的问题。那个关键点是什么,是有为与无为的那个交接点,那是悟的起点,不到峨眉不看山就是为了达到这个起点,在没有达到起点之前,达到起点是唯一的目的,所以必须置心一处,你必须钻破,不过一切的钻破,当到达了起点之后,生命的真正的意义才开始被开启,这个时候无论做什么都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你有了一路看山到峨眉的资本,因为这个时候你看到的已经不是看山那么简单的事情,你看到的将是整个存在活生生的发生。这个时候会有新的峨眉等待着去看,但是这个时候你将不会着急于去看它,你知道自己一定会到达那里,但是你想更多的是带领着沿途的人们一起去看那更壮阔雄伟的峨眉。

一个会讲故事的圣者总是有着不可思议的魅力让人们愿意去听到讲故事,因为你会发现他讲的故事总是那么的深入人心,因为他们真正的走过那段路,深刻的体验了那个发生,就像庄子那样,我真的不知道一个人的智慧要达到多么深的程度才能让他们就像讲故事一样把内在的领悟那么自在的流露出来,那真的就像花香一样,没有刻意的炫耀,自然的芬芳。所以当你遇到一个会讲故事的圣者,应该向他们深深的顶礼,因为你要庆幸那份对生命深刻的领悟变成了故事而不是教条式的经文,当一份领悟能够透过故事来流露至少还能证明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活的。

我们看到一个故事也只是看到了一段语言文字的描述,在脑中也只是会浮现出一些画面,那些有相同共鸣的人们能从中读到一点点的领悟,但是与那个故事真实的发生相比,完全就是沧海一粟,那个真实的发生一定比故事本身要多得多的多的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故事,那个故事却是别人的一生。

生命是深刻而精彩的,但是前提是你要活出来,你要彻彻底底的活出来,深入你所能体验的每一个角落,深入进去,静静的观照着那个发生,你一定会有所悟,当这些悟的点滴慢慢的的积累,他们就会从小溪慢慢的变成大江大河,然后浩浩荡荡的奔流到大海,所以没有什么是需要逃避的,那些到来的一定是需要的,一定是有意义的,所以无论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让他们去发生,当你走完了足够多的路,总有一天你也会去静静的分享属于自己的悟事!

闲来持卷倚松立,笑问客从何处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