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他下辈子不会经商,他说的是真心这样想的吗?
马云在达沃斯上又语出惊人了,他说:“如果有来世我还会经商”。
具体就不罗嗦了,反正他表示,自己当年创业时有担忧、有质疑、有恐惧,但是有一点从来都没有质疑,那就是如果不是自己把这件事情做成的话,肯定会有另外一个人把这件事情做成。
企业家不应该害怕竞争、害怕有压力,否则就不要创业,不要从事这种商业活动。世界充满了担忧,但往往就是当有这种担忧的时候,就意味着有机遇。
我真的特别自豪,云云。
当然,最有意思还不是这里,是提问环节有人问马云,今天的世界有什么能让他担心得睡不着觉的吗?
马云摇头:“没有,没有,我睡觉可好了。”
如果我没记错,这位说来世还要经商的马老师,在2年多前,刚说过:
同样,也是这位说我睡的可好了的马老师,在一年多前参加财富论坛时表示:“我每天晚上睡不着,担心我的企业被淘汰......“
我讲这个段子,不是来笑马老师一会儿一个意思。
作为商人,前言不搭后语,那是常态,要是一直不变化,那说明他离完蛋不远了。因为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任何企业,任何企业家,都得去迎合这种变化。
我讲这个段子,其实是给很多读者听的,我们有很多人,很迷恋所谓的成功人士。
这种迷恋就是成功人士说了一句话,你就觉得很正确,但等你真的去照做之后,你发现,人家已经变了。
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态度,成功这件事里面,绝大部分是运气,就像我们昨天聊的那个话题。
年轻人想当公众号网红到底是不是个好主意?
就是想告诉你,你想变成咪蒙,那是很困难的,因为如果能重来一次,咪蒙自己都未必能变成咪蒙。
如果连个网红都如此,你想变成马云的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你让马云重来一百次,我估计一次都不会变成马云。
时势造英雄,那个英雄是一定会被造出来的,但是他姓不姓马,这就两说了。
如果你能够想明白这里面起作用的是概率,你就会知道,创业也好,做什么事业也罢,最关键的是小目标,而不是大目标。
我们不是王健林,不会丢给你一个动辄一个亿的小目标来打击大家。
但其实当年王健林说那句话的时候,他的意思也没有说错。他的原意还是想表明,如果你要经商,就应该以盈利为第一阶段目标,以滚动利润放大为第二阶段目标,而不是上来就弄个首富当目标。
我们曾聊过燃点这本电影。
我忍住不又想骂徐小平这个老忽悠
里面有个出镜率最高的哥们,其实被我们忽略了。如果硬要找个主人公,他才是。
电影里这个男生是一个来自河南农村的人大毕业生,连续多次创业,也拿到了几百万的风投,但很明显,他的创业思路有些盲目。所以都失败了,最后还是拿了他老爹出去打工的钱付了工资。
那本电影我看了,所以印象深刻。这哥们出场第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人要踏实一点,不要动辄以成为BAT为目标,他现在的目标是被BAT收购。
那么他当时的情况如何呢?是融了几百万,手底下只有两个员工。
我不是说有梦想不好,我相信如果运气好,他是有可能被BAT收购的,但你注意这个潜台词,运气好。
运气好是个什么意思呢?去年全球运气最好的是一位美国人,他中了16亿的彩票......
换句话说,运气好的意思就是说,大部分人,都没法享有那个运气。
所以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是不会鼓励一个人坚持买彩票的,虽然我们都知道,坚持买彩票的人里面,总会有中的。但是不是你呢?恐怕大概率不是。
如果电影里出现任何一个人的梦想不是上市,不是被收购,而是盈利,是自负盈亏。我都不会写那篇抨击的文章。
因为这个思路是对的。
做生意,自古有之。你能够盈利,说明你提供了别人需要的产品,这是一件好事呀。起码你有价值。
而如果你不能盈利,从一开始就是以上市或者被收购作为唯一的目的。
那你的初衷就让人怀疑,能理解这意思么?
什么叫上市?
你把一个东西做到不盈利,始终亏损,然后上市,你套现走人,留下股票和一个概念给股民么?
什么叫被收购?
你把一件事情做到不盈利,始终烧钱,然后丢包袱给下家,你套现走人,收购你的上市集团借这个由头炒高股价,最后还是通过收割股民来完成整件事的牟利。
那你想想,兴,股民苦,亡,股民苦,你说白了始终在琢磨骗局呀。
这叫成功么?
成功的干了什么?
成功的直接收割了股民(上市),或者间接收割了股民(被收购)?
然后股民们把你这种骗局捧为经典,欢呼英雄?
我实难认同。
撇开道德不谈,即使你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就想这么干。
那它也不适合大部分人。
道理很简单,大部分人都去做骗子,谁来负责被骗呢?
不就是这么个理儿么。
所以,如果一个人,真的想创业,第一件事,真的是应该不把它当作什么创业。
不要有理想,不要有情怀。
你就是做生意呀,你就是个买卖人。
我们这片土地上,真的不需要那么多有情怀的骗子,因为实在太泛滥了。
多几个实在的生意人,并没有什么不好。
按说我人到中年了,有没有见过靠创业一直烧钱,最后忽悠到些钱的人呢,当然有过。
但我觉得,比例真心少,大部分人,实际上,是骗了别人,也骗了自己。
耽误了很多年,其实也没挣下什么钱。
倒是很多很朴实的人,小生意做的挺好。
我见过很多开店的,人家开一家,做一家,做的好,做到赚钱,然后再开分店,十几年下来,开了十几家,虽然都不大,但是每年几百万的净利润,小日子过过,挺好。人家也提供了就业岗位。
我也见过开补习学校的,一年也许净利润也就几百万,但人家确实有给很多学生提供了课外补习场所,也给老师们提供了兼职的机会。
这些小生意人,本金都不大,也许最初就投了几百万,需要的时间很久,也许一做就是十年。
但是,人家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上市,人家就是想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也正是这些人,组成了经济中最健康的部分。
领先一步是先驱,领先三步是先烈,忽悠概念,本身就是极大的风险。
何况,也不可能大部分人都去烈火烹油的追着风口跑,能变成马老师那样全世界跑火车的成功人士,终究没有几个。
一将功成万骨枯,很少有人看到他背后那些陪跑的失败者。
一个社会,极少数人特别有钱,大部分人苦哈哈的,靠大水漫灌,货币贬值来强迫拉动消费,实难长久。
马云说他下辈子不会经商,他说的是真心这样想的吗?遍地都是年入几百万的小老板,遍地都是年入几十万的普通工薪阶层,这样的结构下,才会有内需,才会有真实的消费能力。
今天面临的所有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