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龙套夏一条

开心麻花的滑铁卢——《李茶的姑妈》,铁定是国庆档最差影片

2018-10-02  本文已影响172人  141d4ec7f4bf

大家好,我是龙套夏一条。

上一期,我们聊了聊张艺谋的《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发表你的观点,参与互动。《影》——漂亮而空洞,成败都在张艺谋,注定口碑两极 《影》——邓超有实力,郑恺很惊艳,孙俪无亮点,王千源打酱油

今天,我们点评由开心麻花同名舞台剧改编的喜剧电影《李茶的姑妈》。

这部电影,无论从导演、演员层面看,还是从剧情、故事角度讲,都是一部“涩”、“粗”、“浮”的电影。

影片通过一个小人物的“人生错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闹剧,来诠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金钱与价值观。

这样的话题,用喜剧题材来解读,往往会有一个通病,就是需要烘托主题的时候,剧情“收”不住。

“收”不住的原因无外乎两点:

前面“乐”的部分,太过火。

剧情过渡或者说剧情升华所需要的“转折点”,戏不够。

这个通病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最后点睛的高潮段落与前面铺垫的故事脱节,给观众造成一种没来由、为什么、莫名其妙的感觉。

这个问题其实在《西虹市首富》最后那场足球对决的戏份上,就已经有所显现,而这部《李茶的姑妈》在这方面就更是处理的不好。

前面大段大段的搞笑内容,笑料粗俗、表演浮夸(卢靖姗还不错),后面主人公的“觉醒”和“呐喊”,也极为尴尬。

整部电影毫无故事性可言,说句不客气的话,简直就是瞎胡闹。

不过也要客观的讲,就算是“瞎胡闹”,也会收获一部分观众的支持。

对于这点,我不想反驳。

一部影视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自己喜欢就好。

只不过小编打赌,说这部电影好看的人,肯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头脑简单。

强调下,这不是一个贬义词,有时候活的“简约”些,也挺好。

总结下吧:这部《李茶的姑妈》,如果以10分记,3分最多。

这里小编想和大家探讨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舞台剧一搬到大荧幕,往往效果不佳?

小编着实认真的思考了一阵,得出3点结论。

1. 观众期望不同

舞台剧各方面相对简陋。

观众从心理上,对舞台剧和电影的评判标准,就不在一个水平上。

即便是相同的故事,放到舞台上,大家也许觉得不错,但放到大荧幕,观众就认为不行,因为要求上去了。

2. 人物展现不同

舞台剧,演员饰演的角色往往不具备清晰的人物形象,观众只知道现在说话的是“谁谁谁”,至于他(她)的背景,大多是靠自己脑补,自己所想自然符合心中对人物的期望。

而电影中呢,每一个人物都有极为具体,观众往往就是通过演员的形象来认定角色的形象。

这就好比小说、漫画中的主人公,放到影视作品中,总会有人觉得离自己想的差太远。

3. 细节放大,缺点也相应放大

舞台剧上,道具啊、场景转换啊、服装啊、等等等等,都只是简单的辅助,观众也并不在意,包袱靠的是原创剧本,是内容。

而一旦到大荧幕,这些“辅助”都被做的非常逼真、几近完美,但是与之相应的故事呢?并没有提高多少。原先看不到的一些问题,就会接连暴露出来。

说通俗点,就是台面儿上去了,水平没上去。

以上是小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各位大神有什么更独到的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龙套夏一条,欢迎关注我的简书和公众号:夏君放映

下一期,我们点评《无双》。

再见,祝各位国庆开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