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六大宝石,他不再是“内向或害羞”的孩子

2017-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巴特

1

可爱的冬冬,4岁多了。两只浓眉大眼炯炯有神,小脑袋圆圆、个子长得比同龄人感觉要高大,大人们都预测他将来一定会是大帅哥。可是,冬冬有个性,有点小大人成熟样,不随意表现和表达,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更不爱“出风头、冒尖表现”。

妈妈为此纠结烦恼。因为常有人说冬冬内向、害羞。妈妈也不甘愿认为,可说的人多了,妈妈就随众给孩子贴上标签,还抢先向人介绍:冬冬害羞、内向。导致冬冬越来越安静离群。

2

私下在家里,冬冬常又是另外一种表现,话说不完、手脚动不停、手舞足蹈各种表现,逗乐全家,妈妈寻思着孩子不会有问题的,一定是大人的问题,在陪伴孩子关系上,存在偏见了。于是,妈妈决定改进引导。

今天是周末,妈妈带孩子们参加故事屋的DIY说故事趣味活动。活动就是每个家庭动手做一个DIY,再由孩子代表全家,拿着做的DIY作品说故事。

冬冬和妈妈开始DIY创作。妈妈说:“冬冬点亮紫宝石,想想做个什么作品呢?”

3

冬冬却径直跑到一旁,蹲在那不知道在干什么,任妈妈叫就是不回应、不理睬。这是冬冬的正常表现,被人指认为“内向”,也跟这习惯行为有关。

妈妈走过来,是一只蚂蚁让冬冬静静的专注看着。妈妈说:“DIY就做蚂蚁,好吗?”冬冬点头:“好”。

妈妈说:点亮紫宝石,启动思考力,看蚂蚁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4

冬冬回应: “嘘,蚂蚁自己没有伴,它在找朋友,可是它不知道好朋友在哪里,急得跑来跑去。”

妈妈突然发现,原来冬冬比她有爱心、有思想、有想象,4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活跃思维和丰富内在。

妈妈说:“点亮蓝宝石,启动想象力,蚂蚁会怎么想呢?”

冬冬突然问妈妈:“妈妈,我要做蚂蚁的好朋友,还要给它做很多蚂蚁,它就有很多好朋友了。”

5

妈妈说:“行,点亮红宝石,我们开始动手DIY了。”

怀着好朋友的心情,要为蚂蚁找好朋友,冬冬和妈妈开始DIY。冬冬当起DIY的总编总导,妈妈当助手。

DIY制作30分钟过去了,每家孩子拿着DIY作品跳跃着串来跑去。

有孩子跳到活动场地中间小舞台,大声讲起故事“这只毛毛虫的本领很大,能吐很多丝呢…”;

6

这边一男孩子“我做这只大熊猫会吹笛子呢…”;

那边一女孩,在妈妈指导下,正在有生有色排练讲故事,弟弟也一起“喵喵”当故事的配角。

冬冬DIY也做好了,他没有说话,没有跳跃,仍然是一副安静的样子,坐在位置上盯着“蚂蚁”遐想。

DIY说故事开始了,抽签竟然抽到冬冬第一个上去讲。全场突然静下来,能感觉到一股紧张的气氛。

7

妈妈对冬冬说:“点亮橙宝石,换位想,冬冬找好朋友,是不是要大声叫、还要喊,好朋友才能听到呢?”

冬冬还是专注盯着手上DIY蚂蚁,作品是一条长长的“蚂蚁”队伍。

妈妈继续:“点亮黄宝石,启动表达力,把蚂蚁想说的话表达给大家。”

冬冬会意点头。“嗖”的站起来自信走到中间舞台上流利讲起故事,声音很大:“我要帮蚂蚁找好朋友…”

8

冬冬继续讲:“小蚂蚁自己爬呀爬呀,很好玩。可是,一只蚂蚁,走路的人都看不见,就会把它踩死,我和妈妈做很多蚂蚁做它的好朋友,很多蚂蚁排很长的队,走路的人就看到了,也不会踩到它们了。”

掌声一片,伴随着议论:“讲得太好了,冬冬今天一点都不害羞啦”“冬冬不内向呀,能说会道的”…

冬冬调皮了,特活跃,还号召小朋友:“我们去帮蚂蚁找好朋友吧。”

9

本俱丰富思考力、想像力、灵活动手力、换位体会的沟通力、自信表达力、充满创造力的冬冬,不内向,更不害羞,别给孩子贴标签,不是每个孩子的个性和行为模式都是一样的。点亮六大宝石,多关注孩子!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